研究资讯

二次疫情主导市场情绪 风险资产或承压回调

06.29 / 2020

一、 海外疫情持续恶化,二次疫情风险凸显



全球疫情依然严峻 美国疫情失控:根据WIND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628日上午10点,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超1000万例,累计死亡50万例。美国感染新冠病毒人数达到260万人,其中12.8万人因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美国人口最多的三个州,加利福尼亚州、德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新增病例数均急剧上升。德克萨斯州州长Greg Abbott宣布该州经济重启计划暂停,下令州内大多数酒吧暂停营业。截至当地时间626日,美国至少已有11个州暂停或推迟了重启计划。其中,佛罗里达州和得克萨斯州州长分别撤回了重启计划中的部分措施,宣布暂停重启。得州州长阿博特承认,“事后看来”该州过早做出了重新开放酒吧等社交场所的决定。此外,亚利桑那州、阿肯色州,特拉华州、爱达荷州、路易斯安那州、缅因州、内华达州、新墨西哥州和北卡罗莱纳州的州长也宣布,他们不会继续推进下一阶段的重启计划。

美国二次疫情非常明显,这亦验证了之前所说的美国疫情已经失控的说法,预计美国疫情将会愈发严重,暂无好转的迹象,这一方面会阻碍美国经济的复工复产进程,各州将会陆续放缓暂停或延缓经济重新开放措施;另一方面,对于特朗普的连任竞选亦会形成冲击,特朗普的支持率不断下降,能够连任的几率继续下降。特朗普政府为了转移民众注意力,为大选增加砝码,再度升级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在所难免。二次疫情风险已经基本显现,市场风险情绪再度降温,避险需求将会继续推升避险黄金,故二次疫情的担忧则是黄金短期内上涨的直接动力,长期仍然看涨黄金,建议逢低买入长期配置。

新兴市场大爆发:巴西、俄罗斯、印度、智利、伊朗、墨西哥、巴基斯坦等新兴市场国家疫情均迎来大爆发,特别是巴西、印度和俄罗斯,短期内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主要资源国受到冲击,供给端扰动依然存在,从而助涨了有色板块本轮的超预期上涨,接下来将会支撑有色板块。


二、 全球宏观经济分析



(一) IMF再度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期

继世界银行和经合组织发布悲观经济展望后,IMF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2020年全球经济预期下调是由于新冠病毒对消费的冲击大于最初的预期,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为-4.9%,此前预期为-3%;把2021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从5.8%下调至5.4%。下调美国2020GDP增速由此前的-5.9%-8.0%2021年自4.7%4.5%;下调欧元区2020GDP增速由此前的-7.5%-10.2%2021年自6%4.7%;下调新兴市场及发展中经济体2020GDP增速由此前的-1.0%-3.0%2021年自6.6%5.9%;预计中国2020年经济增速为1%,为全球主要经济中唯一增长的国家。IMF就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下滑发出警告,该组织表示,其日益加剧的悲观情绪,除了社会疏离和其他安全措施对需求的持续打击之外,还反映出更早的封锁期间超出预期的对供应方面造成的创伤。对于那些努力控制疫情蔓延的国家来说,更长的封锁时间也会对经济增长造成影响。当前全球经济同时遭遇上行风险与下行风险,其中上行风险包括关于疫苗研发有效带给经济复苏的援助作用,下行风险包括第二波疫情高峰可能来袭导致的经济复苏推迟。


数据来源:Wind 方正中期期货

(二) 美欧贸易争端再度升温

623日,据彭博社报道,欧盟已要求世界贸易组织(WTO)批准对价值112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这将打击农民、煤炭生产商和渔业;这也将严重影响到特朗普的选情。另外,欧洲将会放开边境封锁措施,然而因为美国防控疫情不到位,在其开放边境的时候,欧洲或不会允许美国人入境。面对这一局面,特朗普政府不甘示弱,据外媒,美国将对价值31亿美元的欧盟和英国产品征收新关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征收新关税的国家包括英国、德国、西班牙和法国;目标包括杜松子酒,啤酒,土豆和卡车等,同时增加对飞机、奶酪和酸奶等产品的关税。美欧贸易争端再度升温,市场风险偏好下降,美欧股市均大幅下挫。后疫情时代,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贸易风险将会成为阻碍经济增长的核心风险点,亦是难以避免的灰犀牛风险,中美、美欧、美俄、甚至包括中欧等贸易争端将会长期存在并且不断升级。这将会进一步阻碍经济的发展,当然亦有利于避险黄金的走势。

(三) 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仍高于预期

美国至620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录得148 万人,连续第12周回落,高于预测的130万人,前值由150.8万人上修至154万人。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该数据已连续14周超过100万人,累计申请人数约4700万人。续请失业金人数实际上回落至2000万人以下,参保失业率为13.4%,较前一周略有下降0.5%。上周初请失业金人虽然较前一周有所下降,但是仍高于预期,与月度劳动力市场报告所显示的美国就业形势相比,这说明美国就业市场依然没有明显的好转,随着疫情的恶化或者说二次疫情的冲击,美国就业市场或出现第二波裁员潮。整体开看,美国就业市场依然处于困境中。

数据来源:Wind、方正中期期货

(四) 美国5月个人支出报复性增长,但通胀依然低迷

美国5月个人支出月率实际公布8.20%,虽不及9.2%的预期,但是高于-13.6%的前值,美国5月个人支出月率为1959年政府开始跟踪该数据以来的最大增幅,尽管如此,上个月个人收入却下降了4.2%。随着美国政府逐渐放松管控措施,消费者信心的复苏和政府刺激计划直接发放的现金刺激了支出上升,使得5月个人支出出现报复性增长。然而美国疫情继续恶化,二次疫情风险显现,部分州开始放缓或者暂停经济复工措施,预计个人支出报复性增长后将会趋于稳定,个人支出月率将会小幅回落,但是依然是处于增长范畴。

通胀方面,美国5PCE物价指数年率实际公布0.5%5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年率实际公布1%,均基本持平预期和前值,通胀依然低迷,通缩压力依然较大。大规模破产和债务违约频繁出现在金融危机时期,是通缩压力逐渐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得益于美联储和财政部的近几月来的强势干预,使企业融资大幅改善,但美国企业目前依然处于加杠杆周期。美联储如果想要根据美国的通胀情况来调整未来的利率水平和货币工具力度,起码在短期内无法看到通胀的有效提升。虽然目前是维持零利率,并且继续维持超量化宽松政策,但美联储的政策措施的对美国经济刺激成效到底如何,还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

数据来源:Wind、方正中期期货

(五)国内经济数据分析

国内方面,周内没有公布太多的经济数据。周末数据显示中国1-5月中国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约为-19.3%较前值有所改善,且5月当月同比增速为6%,出现年内首次正增长。利润增速的回升与工业增加值等产出数据的变动一致,有助于企业经营进一步回归正轨。此外,央行周内通过逆回购投放5000亿元资金,且本周无流动性到期,因此总体净投放5000亿元。端午假期期间国内消息面也总体平稳,二次疫情的局部爆发没有扩散,新增确诊人数有限,对经济整体影响不大。有消息称证监会奖授予银行经营证券业务的拍照,混业经营改革继续,同时这可能对A股中的银行业产生利好影响。另外节后可关注周二公布的6PMI数据。


三、 原油进入低波动平衡期

4月底以来,原油低位反弹的主要逻辑是供应收缩以及需求反弹带来的原油市场供需平衡改善,5OPEC+减产进入实质阶段,970万桶/日的减产幅度达到历史之最,这对于前期急剧恶化的原油供需平衡表的修复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而原油供应端的收缩目前来看是相对确定的,但疫情影响下的原油需求的恢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也是未来油价能走多高的关键。

从产油国减产情况来看,5月份OPEC减产执行率达到80%以上,沙特减产执行较好,但伊拉克、尼日利亚等国减产力度仍有待提升。虽然减产执行情况仍未达到预期,但目前来看,各产油国在减产问题上的态度仍比较明确,同时在6月份的会议上进一步明确了对各国减产执行进行严格的监督,而当前的油价水平仍然低于大部分产油国的财政平衡油价,显然不能令各产油国满意,未来OPEC+大概率会延续这样的减产方向。

而相对于供应端的持续收缩,需求端的恢复主要受到疫情的影响,而疫情的发展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当前全球单日确诊病例仍在持续突破新高,美国、巴西确诊病例数仍然居高不下,各地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在此背景下,石油需求的恢复受到明显的抑制。

从主要原油消费国数据来看,由于中国对疫情防控力度较大,疫情防控效果明显,二季度中后期,中国的原油需求基本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3月份以后,中国地炼开工负荷持续走高,一方面源于疫情缓和后的复产复工加速,另一方面源于地炼地板价政策红利提升了地炼的加工意愿,当前山东地炼开工率已经升至75%左右,远高于历史同期水平。同时从进口来看,由于低油价提振了炼厂原油进口需求,二季度国内原油进口大幅增长,根据路透的船期数据,今年1-5月份全球发往中国的原油船货量同比增长了15%,而1-5月份国内原油进口量同比增长了5.2%。疫情之后中国原油进口需求表现出明显的韧性。

国际油价在经历了5月份的上涨后,6月份基本维持在高位平台上窄幅震荡,毋庸置疑,当前的油市已经脱离了最黑暗的时期,并在产油国实质性减产以及原油需求有所恢复下寻找到了新的平衡,但如果想打破这样的平衡,可能需要出现更多的变数。但目前来看原油供需两端都没有太多的故事可讲,油价大概率继续维持在高位平台区间震荡。


数据来源:Wind 方正中期期货

四、 端午节海外金融市场变化

五、 全球债市收益率普遍走低

因全球疫情出现反复,叠加市场对于经济复苏的担忧,端午假期两个交易日国际金融市场大幅波动,股市、大宗商品等风险资产全面走低,美元、国债、贵金属等作为避险资产录得上涨,主要经济体国债收益率普遍走低。从国内来看,节前因特别国债发行导致的供应压力叠加货币政策持续偏紧,利率债期现货市场普遍承压。本次1万亿特别国债全部采取市场化发行,有别于前两次特别国债主要采用定向发行的方式,与市场形成预期差的同时,也构成较大的供应压力。根据财政部安排,特别国债将在7月底前发行完成,因此整体发行节奏非常密集。为保障抗疫特别国债平稳顺利发行,财政部称将适当减少67月份一般国债、地方债发行量,为特别国债发行腾出市场空间。预计6-7月份整体净融资额将低于5月份供给高峰。因此,特别国债发行所带来的供应压力更多来自于市场的预期差,且资金直达市县基层,因此从银行体系来看,供应压力只是阶段性的。从货币政策来看,近期货币市场资金利率全面回升,除了年中资金需求外,央行也有意引导货币市场资金利率回归正常水平,降低套利空间,防范资金空转。月末央行通过OMO连续向市场提供大额跨月资金,但市场预期的降准迟迟未能兑现。我们认为,基于617国常会定调,降准与降息政策有所滞后但预计不会缺席。目前债市收益率已经充分体现经济修复、供应压力以及政策偏紧的预期,预计收益率继续上行空间有限,在全球市场避险情绪重新回升的情况下,国内债市的配置价值将得以体现。操作上,建议逢低买入国债期货,合约选择上2年期与5年期的交易价值更大。

表:端午假期全球国债收益率变化

数据来源:Wind资讯,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整理

表:近期国债外债市表现一览

数据来源:Wind资讯,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整理






重要事项: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源于公开资料,方正中期研究院对信息的准确性及完备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并不构成所述期货合约的买卖出价和征价,投资者据此作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不承担因根据本报告操作而导致的损失,敬请投资者注意可能存在的交易风险。本报告版权仅为方正中期研究院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布,如引用、转载、刊发,须注明出处为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

上一篇:夜盘提示20200629 下一篇:早盘提示2020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