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经济数据大幅下滑 油价反弹金属农产品回落


一、 海外疫情继续升温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5月5日早晨6点,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357万例,累计死亡达25.1例。其中,美国确诊病例达121.3万例,累积死亡7万例。
欧洲方面,新增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疫情趋于稳定,欧洲各国陆续放开管控措施:继奥地利和丹麦将开放部分学校和商铺后,意大利正式放松经济管控,法国宣布重启经济计划,5月11日开始允许商店恢复营业;西班牙计划未来八周内解除防疫封锁。
美国方面,疫情亦相对稳定,继续恶化的趋势放缓,特朗普于4月底公布美国经济三阶段复苏计划,各州可根据本州实际情况陆续放松管控。特朗普政府推动各州重启经济,纽约州达到解封条件的地区可于5月15日起开始重启经济活动,建筑、制造业等优先恢复。
疫情在欧美大流行为第二阶段,欧美积极的应对措施,充裕的医疗资源和医疗技术均,均有利于欧美或于近期迎来拐点,疫情出现明显好转后,经济将会快速复苏。新冠肺炎疫情在新兴市场国家爆发则是第三阶段:当前,俄罗斯、巴西、印度和南非的疫情均呈现新增确诊病例大幅上涨的趋势。作为老牌强国的俄罗斯可以借助辽阔的地域环境和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资源,应对疫情;而印度、巴西和南非以及整个非洲医疗技术和医疗资源都较为匮乏,大面积蔓延,疫情短时间内将会难以有效控制;特别是印度,接近13亿的人口大国,医疗技术和平均医疗资源都难以满足疫情的需要,故难以控制。新兴市场疫情的大爆发对于世界的影响更为严重。
2020年二季度,新冠肺炎疫情依然是最核心的风险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大爆发中,未到拐点。分国家来看:中国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欧洲疫情已过拐点,处于疫情缓和期;美国疫情则处于大爆发阶段,临近拐点;俄罗斯、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延续欧美疫情趋势,正式进入大爆发期,成为当前阶段的核心风险点。短时间内,疫情依然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全球疫情或于3季度出现明显的好转。
二、 全球宏观经济分析
(一) 美国最长经济扩张周期结束 经济深度衰退难以避免
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第一季度实际GDP年化率初值为-4.8%,远不及预期值和前值,正式宣告美国最长经济扩张周期结束。美国消费和投资项均大幅下降拖累美国经济,而商品和服务净出口项和政府消费支出和投资总额项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GDP的深度下滑。当然净出口的正向拉动并非美国进出口保持强劲增长,而是美国进口下降幅度大于出口下降幅度所致。
二季度以来,美国的严防严控措施使得美国经济活动陷入停滞,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PMI数据均不断刷新历史新低,零售销售和工业生产指数亦出现大幅下滑,美国私人和企业投资均大幅下降,近六周的周初请失业人数达到3000万暗示美国二季度失业率将会达到创记录的20%以上,通胀指标亦因疫情和原油价格战而大幅回落,故美国二季度经济将会继续大幅下降,预计将会录得20%以上的负增长,三、四季度则会明显好转,预计美国2020年全年GDP亦会萎缩5%-6%。
数据来源:Wind 方正中期期货
(二) 欧元区各国一季度GDP集体跌入负值,二季度将会深度衰退
欧元区主要经济体一季度GDP纷纷跌至负数,失业人数飙升。其中,欧元区第一季度GDP年率初值录得-3.3%,环比下降3.8%,创1995年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法国第一季度GDP年率初值录得-5.4%,为二战以来最差表现;意大利第一季度GDP年率初值录得-4.8%,为1995年以来最大程度萎缩;德国4月季调后失业人数达到创纪录的37.3万人,创历史新高。欧元区疫情拐点虽然已过,但是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经济活动复苏缓慢,预计二季度将会陷入深度衰退中,不排除二季度经济出现-20%的衰退程度,预计3季度则会逐步好转,2020年经济将会录得-5%--8%区间内。
数据来源:Wind 方正中期期货
(三) 美国制造业陷入停滞 5月环比改善可能性大
美国4月ISM制造业PMI报41.5,创2009年4月以来最低水平,美国制造业企业活动陷入停滞状态;各主要分项指数亦大幅下降,产出指数和新订单指数表现最差。美国4月制造业PMI延续下滑趋势,生产、需求以及库存同步走弱,制造业各分项全面陷入停滞。疫情对美国制造业企业活动的冲击已经全面显现,令供应链断裂,制造业处于停滞状态,企业信心和投资明显下滑,而且各大制造商对未来商业环境的预期仍较为悲观,经济增长动能丧失。
虽然该数据表现低迷,但市场似乎并没有太过于悲观,该数据已经被市场所预期并被计价,当前市场更期待的是疫情之后的复工计划。随着美国疫情临近拐点,美国企业复工复产将会在5月陆续展开,供需两端则会逐步的好转,故美国5月制造业企业活动会出现转暖迹象。从近期数据来看,制造业尽管数据凸显疫情对制造业的冲击,但是数据结果要相对优于预期。因此5月份的制造业数据可能会看到起色,制造业PMI则会出现低增长,环比增加,但是增加的程度有限。
(四) 欧美央行均维持利率不变 超宽松货币政策持续
联储议息会议如期中偏鸽,低利率将会长期维持:联储声明表示将超额准备金利率维持在0.1%不变,直至美联储有信心通胀能回归正轨。新冠病毒在中期内构成重大风险,导致了经济活动的急剧下降和失业率的激增。需求走软、油价下跌令通胀下行,公共卫生危机令经济活动承受重压,预计公共卫生危机将对中期经济前景构成相当大的风险。主席鲍威尔表示,疫情使美国经济陷入“突然停顿”,无法确定经济放缓趋势会持续多久,二季度经济活动可能空前下滑,鲍威尔“坦诚”悲观预期。美联储声明通篇都在着重强调新冠病毒带来的冲击,但是没有给出前瞻指引,没有给出经济预测,这使得市场失望。预计美联储在2020年将会维持零利率不变,2021年则会根据经济复苏情况进行利率调整。
欧洲央行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超宽松货币政策将会持续:欧洲央行最新议息会议决议,维持基准利率在零不变,将存款利率维持在-0.5%不变,将边际贷款利率维持在0.250%不变。确认7500亿欧元的紧急抗疫购债计划(PEPP)规模,每月固定购债200亿欧元。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2020欧元区经济可能萎缩5~12%;在严重情形下,预计二季度经济将环比萎缩15%。如有必要,欧洲央行准备好延长疫情紧急购买计划(PEPP),PEPP有可能持续到2020年年底之后。。
(五)国内经济数据分析
国内方面,数据显示3月工业企业利润修复幅度有限 ,4月PMI基本符合预期,4月第四周汽车零售量同比增长12%。总体上看,国内经济继续缓慢回升,其仍在被动加库存中,需求整体仍偏弱,后期外需风险仍需注意。短期建筑业表现强势,预计5月防疫政策放松后,服务业迎来转机。但对于制造业仍需维持谨慎看待,6月前后库存周期或重回正轨,下半年经济将会加速恢复。货币和财政政策仍将维持宽松,周内央行无任何流动性投放和回笼操作。北京降低防疫等级、两会召开时间确定等将会加速经济复苏。证监会开始就创业板改革征求意见,包括注册制以及扩大涨跌幅限制至20%。
三、 原油短线低位企稳,二季度有望逐步筑底
由于上周美国主要储油中心的库存增长放缓,需求回升的早期迹象以及OPEC+和其他产油国开始限制产量,原油价格连续第四天上涨;美油一度涨逾8%,刷新近二周高点至21.42美元/桶;之前Genscape报道称,WTI原油的交割地点俄克拉荷马州库欣的库存增加了180万桶;如果美国政府周三报告类似数字,那将是自3月中旬以来增幅最小的一次。6月原油相对于7月原油的贴水收窄至约一个月来的最低水平,这表明对供应过剩的担忧可能正在缓解。
由于疫情影响,全球多国经济陷入萎缩,美国一季度GDP 萎缩 4.8%,欧洲一季度GDP 萎缩 3.3%,中国一季度 GDP 萎缩 6.8%,而由于疫情对欧美市场的冲击在二季度要强于一季度。因此预计二季度欧美 GDP 萎缩幅度会进一步扩大。
而疫情的发展以及经济的萎缩带来的是原油需求的崩塌,上半年全球原油需求大幅下滑,而欧美市场疫情的发展对原油需求的冲击主要集中在二季度,多家机构预计二季度全球原油需求降幅将达到 20%-30%,全年降幅可能达到 5%-10%;当前疫情在欧美国家仍处在发展期,原油需求短时间内恢复可能比较有限,产油国减产进入了实质阶段,但难以对冲需求的下滑,二季度中后期原油库存仍将呈现累积状态,并对原油价格形成持续压制。
从油价走势上看,短线利空情绪缓和,油价低位有所企稳并小幅反弹,而二季度油价仍将处在低位区间,但有我呈现一个筑底的过程,国内 SC 原油波动区间预计在 200-300 元桶。对于原油贸易商、炼厂以及下游石化消费企业来说,建议在二季度逐步逢低完成买入保值的建仓,同时可考虑建立战略性虚拟库存。
数据来源:Wind 方正中期期货
四、 海外金融市场变化及资产配置
外汇方面,美元方面,市场避险情绪依然高涨,避险美元指数连续第二天上涨,涨0.43%至99.48。避险情绪助力美元短期内偏强运行,短期运行空间为98-101;但是美国成为疫情重灾区,经济深度难以避免,叠加财政和货币政策虽缓解流动性问题,但是会带来较强的后遗症,中长期看美元将会继续偏弱运行。英镑方面,美元强势压制英镑,英镑兑美元跌0.5%至1.2443;盘中低点1.2406;疫情冲击叠加脱欧乱局,英国经济深度衰退难以避免,继续维持英镑逢高沽空思路,英镑将会跌至1.2下方。日元方面,美元兑日元跌0.16%至106.74,一定程度上受到债券收益率上升的支撑;避险需求依然较强,依然看涨日元等避险货币资产,长期内看102一线。欧元方面,欧元兑美元跌0.67%,至1.0907。欧盟债务危机严重,积极财政政策使其赤字率剧增,作为疫情重灾区,欧洲经济深度衰退难以避免,欧元继续逢高沽空。当疫情出现明显好转和经济开始复苏,欧元或迎来小幅上涨,但是弱势难改。
避险资产方面,市场对新一轮贸易摩擦的担忧加剧,市场规避地缘政治风险需求加大,并担心疫情可能出现第二波爆发,现货黄金一度涨近16美元,刷新日高至1714.67美元,随着美元走强和美股大幅反弹,尾盘回落至1702美元附近。政府和中央银行旨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刺激措施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全球央行的降息潮以及政府的巨额刺激计划均会支撑黄金价格,故长期来看,黄金价格依然有上涨空间。适合逢低买入,长期配置。
五、 国内期货市场分析与前瞻
中国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欧洲疫情已过拐点,处于疫情缓和期;美国疫情则处于大爆发阶段,临近拐点;俄罗斯、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延续欧美疫情趋势,正式进入大爆发期,成为当前阶段的核心风险点。短时间内,疫情依然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全球疫情或于3季度出现明显的好转。
能源化工板块方面,由于疫情影响,全球多国经济陷入萎缩,由于疫情对欧美市场的冲击在二季度要强于一季度,原油基本面在二季度会持续恶化,并重压油价。疫情的发展以及经济的萎缩带来的是需求的崩塌,当前疫情在欧美国家仍处在发展期,原油需求短时间内恢复可能比较有限,产油国减产进入了实质阶段,但难以对冲需求的下滑,二季度中后期原油库存仍将呈现累积状态,并对原油价格形成持续压制。4月下旬以来,原油价格的低位企稳对下游石油化工板块品种带来成本支撑,石油化工品种出现普涨,但整体表现为与原油关联性强的品种涨幅较小,而与原油关联性较弱的品种涨幅较大,比如沥青、燃料油以及PTA等涨幅相对有限,但LPG、PP以及乙二醇等品种涨幅较大。短期来看,原油低位反弹有望进一步支持石化品种的上涨,但当前原油基本面并未实质性好转,原油短线上行幅度有限,对石化品种上涨的支持力度也相对有限。但从整个二季度来看,原油有望逐步筑底并对下游石油化工品带来底部支撑,但能否形成趋势上行还要看需求端能否恢复。
金融板块,在当前经济条件与政策组合下,对于金融期货与期权市场,我们认为,股指期货中线继续以波段操作思路为主,长线配置仓位仍可加仓,风险逻辑可关注市场风险偏好的重新上升对IC的利好影响,可参与博弈IH/IC价差回落。国债期货将从经济衰退与政策宽松的双轮驱动转向,市场利率环境也将继续维持低位,这对于国债期货价格来讲,市场的驱动因素由经济下行+政策宽松的双轮驱动模式进入政策宽松配合经济修复的单轮驱动模式,方向性交易难度将不断增大,短端仍有下行空间,但长端下行受限。操作上,建议继续捕捉品种间结构性机会,另外对于持债机构可以积极把握年内最佳套保时机的到来。期权市场,随着国际原油市场波动加剧,近期隐波有走高趋势。卖方要合理控制仓位,管控风险。买方也勿轻易重仓深度虚值期权。另外,拉长时间周期来看,当前各种风险资产价格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大概率还是处于底部区域,因此仍可以继续滚动卖出看跌期权,合理控制资金的仓位,以每周定投的方式进行抄底。
有色板块,五一假期间,贵金属涨跌互现波动有限。黄金在1700美元附近徘徊小幅回升,白银出现回落。后期黄金依然可能相对偏强,而白银有二次探底风险。有色金属跌比涨多。海外复工复产逐渐开始,但疫情对于需求的不利影响也在继续有所显现,经济数据不佳,失业数据增加,而有色金属供给端扰动也将随着生产的恢复缓解,前期边际的上涨动力有所减弱。需求带来的负反馈在假期外盘有所体现,后续看国内进一步需求恢复动力,不过整体市场可能会延续宽震荡波动。具体来看:疫情造成供需阶段性错配铜价料偏强运行;锌:价位虚高 卖方保值好时机;镍:阶段修复反弹 但仍可能对实际弱需求再度反映;铝:短时依然维持上行趋势 5月中下旬盘面压力较大;预计银价将持续震荡整理;金:短线风险机遇并存长期维持逢低买入思路。。
黑色建材方面,终端用钢需求在5月上旬仍具韧性,成材表需短期仍有望维持高位,支撑黑色系的整体估值水平;成材仍将受海外低价资源倒灌的影响,而终端需求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已较为有限,高产量短期仍将持续,供需最佳时点已过,10合约的边际驱动难有进一步走强,受政策方面利多预期的提振盘面可能会有短期反弹,但较难持续。炉料方面,合金自身的驱动将最为明显,锰矿的去库将逐步由预期转化成现实,锰硅有望开启新一轮上涨。焦煤焦炭自身的矛盾也较为突出,海外需求的转弱带动澳煤价格持续回落,在内外价差的驱动下国内焦煤焦炭价格重心仍有进一步下行空间。而铁矿自身矛盾当前尚不突出,短期主要跟随成材波动。总体看来,受终端用钢需求韧性的支撑,以及市场对两会前政策方面利多的预期,黑色系的整体估值水平在5月上旬仍将有支撑,但下行风险已开始逐步累积。具体来看,锰硅有望成为5月上旬走势最强的黑色系品种,焦煤焦炭的走势可能最弱。铁矿跟随成材波动,短期将维持震荡盘整。。
重要事项: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源于公开资料,方正中期研究院对信息的准确性及完备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并不构成所述期货合约的买卖出价和征价,投资者据此作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不承担因根据本报告操作而导致的损失,敬请投资者注意可能存在的交易风险。本报告版权仅为方正中期研究院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布,如引用、转载、刊发,须注明出处为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
相关推荐
-
国债期货日度策略20250808
08.08 / 2025
-
股指期货日度策略20250808
08.08 / 2025
-
方正中期有色金属日度策略20250808
08.08 / 2025
-
方正中期养殖油脂产业链日度策略报告20250808
08.08 / 2025
-
方正中期新能源产业链日度策略20250808
08.08 /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