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非农数据强劲仍需谨慎 全球PMI出现分化


一、国内经济解读
国内方面,数据显示1月CPI加速上行、PPI跌幅扩大,表现分别符合和弱于预期。1月贷款、社融数据表现则明显超预期,受到企业融资带动,但居民中长期贷款依然偏低。此外,1月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大幅回落40%左右,但2月开始有所恢复。1月外储规模也有回升,受到汇率和资产价格因素影响。近期经济数据公布较少,大类资产市场面临真空期。央行本周净投放6020亿元资金,主要平抑短期利率上升影响,货币政策暂无明显加速宽松迹象。国务院总理强调在经济去年底企稳、今年初回升之下,持续实施稳经济政策,拓展经济回升态势。武汉市宣布放松城区限购措施,后期或有更多城市跟进。疾控中心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疫情较1月显著下降,未出现市场所担心的节后疫情小高峰,国内疫情对经济已无影响。而经济复苏加快令央行宽松时机不确定性上升,市场对降息降准的预期暂时下降。总体上看,2月初以来国内经济仍处于修复中,但汽车、住房大宗耐用消费品消费复苏步伐明显偏慢,房地产市场表现也弱于预期,令经济上行斜率面临不确定性。
风险事件方面,美方在国务卿访华前夕释放出不友好信号,暗示可能全面制裁华为。日本、荷兰被迫加入美国限制对华出口芯片制造设备。有媒体报道称美国务访华期间将与中国领导人会面。近期地缘政治风险需要继续关注。
二、全球宏观经济分析
(一)全球PMI出现分化
2023年1月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分别录得49.1和50.1,虽然均高于前值,但是制造业PMI已连续5个月低于荣枯线,制造业持续处于萎缩之中。从分项来看,投入价格PMI处于绝对较高水平,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投入价格PMI分别录得57.1和62.4,均高于前值,由此可见全球通胀依然处于高位,造成产业投入成本处于较快的上升通道。两大产业的就业PMI分别录得50.1和50.6,略有扩大招工的需求。在新订单方面出现一定分化,全球制造业新订单PMI录得47.8,连续7个月低于荣枯线,全球制造业的后继需求持续萎缩;相较而言,全球服务业新商务活动PMI录得50.7,4个月以来首次高于荣枯线。
总体来看,1月全球PMI均高于前值,就业需求处于微幅扩张之中,说明世界经济略有好转的迹象。服务业比制造业率先复苏,这在2022年全球疫情管控逐步放宽之后就已显现,各国民众对于服务需求明显强于商品需求,直接导致服务新订单在持续扩张的同时制造业新订单在萎缩。另外,依然需要警醒全球通胀问题,两大产业的投入成本长期处于快速上升通道。
(二)2月上旬多家央行继续调整货币政策
2月以来,多家央行召开议息会议宣布最新货币政策。美联储如期加息25BP,这已是美联储连续第二次放缓加息步伐,美国通胀持续回落是美联储放缓加息节奏的主要原因。无论是FOMC会议声明还是随后鲍威尔的讲话总体呈现鸽派。不过,2月3日美国1月就业数据的意外强劲令美联储在5月再度加息50BP的预期大幅升温。英国央行和欧洲央行在2月议息会议均加息50BP,与上轮加息幅度相一致,并未紧跟美联储步伐放缓加息步伐。与美国相比,欧洲受到俄乌冲突的反噬效应更为明显,虽然欧洲通胀率已现拐点,但总体还是处于历史高位。欧洲央行表示,鉴于潜在的通胀压力,利率仍需大幅上调。欧央行将在3月议息会议中再加息50BP,然后将评估其货币政策的后续路径。除了加息政策,欧央行计划在今年3-6月期间,将每月资产购买计划规模减少150亿欧元,下半年再考虑规模变化。英国央行表示通胀风险“显著偏向上行”,通胀持续高企需要进一步收紧政策。在未来2次议息会议中,欧洲两大央行的加息幅度将大于美联储。同在欧洲的丹麦央行此次宣布加息35BP,加息幅度低于上轮50BP,丹麦CPI同比增速连续两个月回落,促使丹麦央行放缓加息节奏。鉴于国内的通胀情况,墨西哥央行宣布加息50BP至11%,印度央行宣布加息25BP至6.5%。
随着美联储确定放缓加息步伐,此轮至多再加息两次25BP就宣告结束,四季度甚至存在降息的可能。在此情况下,其他各大央行对于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资金虹吸效应”担忧将会减弱,被动加息的压力将大幅减轻。近期其他主要央行单次加息幅度基本不会超越上轮,未来会进一步放缓加息节奏。
就在全球各大央行总体还处于收紧货币政策之时,津巴布韦央行却在2月2日宣布大幅降息5000BP,将基准利率从200%降至150%。津巴布韦常年陷入恶性通胀的泥潭之中,去年津巴布韦央行累计加息14000BP,是2022年全球最为激进的央行,尤其去年6月一次性加息12000BP,将政策利率从80%提高到200%,并引入金币以消除市场过剩的流动性。随着全球通胀趋势放缓,津巴布韦的通胀情况也有所好转,今年1月津巴布韦通胀环比增速降至1.1%,较去年6月的30.7%大幅趋缓。考虑到去年加息幅度较大以及通胀放缓,津巴布韦央行认为是时候对利率做出调整。
(三)美国1月非农数据强劲仍需谨慎
1月美国季调非农就业人数录得51.7万,大幅高于前值26万和预期18.5万;1月美国季调失业率录得3.4%,创1970年以来新低。
强劲且远超预期的就业数据令美联储官员在本周集体放出鹰派言论。美东时间2月7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率先表态,“一月就业数据比我所知的一切预期都强,某种程度显示了为什么我们觉得降低通胀会需要很长时间,劳动力市场太强劲了”。随后一天,多位美联储官员发声。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表示,“将政策利率调至5%-5.25%之间似乎是美联储今年缓解供需失衡的一种非常合理作法”。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表示“我们还没有完成加息,需要保持利率有足够的限制性。在我们评估累积的经济紧缩和通货膨胀的效应时,采取较小的加息步伐是合适的。1月的强劲就业数量增长和工资增速放缓增加了人们对美国经济软着陆的希望”。美联储理事沃勒表示,“有迹象表明今年食品、能源和住房价格将放缓,美联储的快速加息已开始见效,但我没有看到经济数据快速下行的信号,我们准备打一场更持久的仗,1月就业的意外强劲表明了经济保持良好态势,但也意味着消费者支出将得到提振,这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内支持通胀上行的压力”。
由于美联储官员集体释放鹰派言论,联邦基金期货对于本轮加息终点利率的预判从2月2日的4.893%大幅提升至2月9日的5.130%。美元指数和美国国债收益率在上半周持续走强,美元指数一度逼近104点,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反弹至3.67%。黄金、银、铜、镍等大宗商品价格在上半周出现不同程度地回落。
不过,1月美国非农数据超预期强劲是由多重主观和客观因素造成的,需要理性看待。
其一,统计口径的变化。当前就业统计(CES)调查是针对美国企业和政府机构的大型月度调查。由于CES数据采用的行业分类依据已从2017年北美产业分类体系(NAICS)修订为NAICS 2022,约10%的就业被重新分类到不同的行业,影响了2023年1月数据与2022年12月数据的可比性。根据劳工部的数据和估算,分类标准的修订对零售贸易、制造业、金融活动等行业的新增就业人口数据形成了干扰。倘若剔除统计因素,1月新增就业人数仅8.4万人。
其二,美国各大产业分化严重,服务业成为拉动美国1月就业的主力军。根据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1月美国商品生产、服务生产和政府三大板块的就业人数分别增长4.6万人、39.7万人和7.4万人。服务业的新入职人员是制造业的8.6倍,这与美国1月的产业发展有着直接关系。美国1月服务业PMI大幅反弹至55.2,处于较快扩张区间;而制造业PMI仅录得47.4,已出现连续5个月回落和连续3个月跌破荣枯线。自从2022年疫情缓解之后,美国服务创造的GDP占美国个人消费创造的GDP比重持续上升,而相对应的商品创造的GDP占比则不断萎缩,2022年四季度服务GDP和商品GDP占比已经达到62.1%:38.9%。此外,美国政府就业新增人数(7.4万)主要集中在教育领域(3.5万)。1月进入假期,美国各大院校学校教师结束罢工,使得政府就业人数大幅上升。
其三,2023年1月美国非全职人员数量录得405万人,占所有就业人口比重的2.4%。而在非全职人员中,又有24.4%的员工是被迫寻找兼职工作。两项比例数据均出现连续两个月上扬。在经济增速预期放缓之时,企业即便有新增订单也不敢招聘大量全职员工,而是愿意找更多临时工应付阶段性工作,为了降低未来因订单萎缩而引发的裁员成本。
由于统计口径的调整、服务业强势以及兼职人员增加,促使1月美国非农数据超预期增长。未来需要重点关注3月初公布的美国2月新增非农就业数据,该数据将不再受统计口径调整的噪音影响,因此更具参考价值。同时2月的非农数据以及失业率将会直接影响美联储在3月21-22日的FOMC决议以及点阵图,尤其5月是否会再度加息25BP。
三、国内期货市场分析与前瞻
石油化工板块:煤化工板块整体走势转弱,品表现分化,上游原料市场运行相对稳定。焦煤、焦炭以及PVC重心徘徊整理,表现略显僵持,而甲醇、纯碱和尿素则延续弱势调整态势,依附于五日均线走势,甲醇及尿素均向下突破。随着煤矿的陆续复产,供应偏紧的局面将逐步缓解。同时蒙煤进口量逐步增加,澳煤进口量亦有松动迹象,市场对于焦煤全年供应偏宽松的预期较强,焦煤上涨依旧较为乏力,但由于基差偏大,故短期下方空间有限,将维持区间震荡。终端需求偏弱,钢厂利润仍难以走阔,偏低利润制约焦炭上方空间,同时焦煤供应偏宽松的预期导致期价上涨乏力,成本端支撑乏力,05合约维持区间震荡,操作上以震荡偏空思路对待。考虑到成本端压力,PVC期价下方空间受限,后期随着下游开工进一步恢复,刚需补货或将有所好转,已入场低位多单谨慎持有,由于趋势行情不明显,短线操作为宜,上方关注6300关口压力位。甲醇港口库存累积速度不及预期,供需矛盾未进一步激化,期价回调空间或不大,跌破2630一线后支撑位下移至2560附近。纯碱厂家盈利情况较好,开工负荷高位,但整体库存水平低位,挺价情绪明显。重碱下游需求持续向好,轻碱下游需求清淡,部分小型下游开工尚未恢复。纯碱现货货源偏紧,多数业者对后市持谨慎乐观心态,短期或高位整理为主。尿素市场价格微降,商家出货意愿增强,气温回升较慢,工农业刚需暂稳放量。新单跟进气氛稍显疲态,尿素市场或震荡偏弱运行。
煤化工板块:煤化工板块整体走势转弱,品表现分化,上游原料市场运行相对稳定。焦煤、焦炭以及PVC重心徘徊整理,表现略显僵持,而甲醇、纯碱和尿素则延续弱势调整态势,依附于五日均线走势,甲醇及尿素均向下突破。随着煤矿的陆续复产,供应偏紧的局面将逐步缓解。同时蒙煤进口量逐步增加,澳煤进口量亦有松动迹象,市场对于焦煤全年供应偏宽松的预期较强,焦煤上涨依旧较为乏力,但由于基差偏大,故短期下方空间有限,将维持区间震荡。终端需求偏弱,钢厂利润仍难以走阔,偏低利润制约焦炭上方空间,同时焦煤供应偏宽松的预期导致期价上涨乏力,成本端支撑乏力,05合约维持区间震荡,操作上以震荡偏空思路对待。考虑到成本端压力,PVC期价下方空间受限,后期随着下游开工进一步恢复,刚需补货或将有所好转,已入场低位多单谨慎持有,由于趋势行情不明显,短线操作为宜,上方关注6300关口压力位。甲醇港口库存累积速度不及预期,供需矛盾未进一步激化,期价回调空间或不大,跌破2630一线后支撑位下移至2560附近。纯碱厂家盈利情况较好,开工负荷高位,但整体库存水平低位,挺价情绪明显。重碱下游需求持续向好,轻碱下游需求清淡,部分小型下游开工尚未恢复。纯碱现货货源偏紧,多数业者对后市持谨慎乐观心态,短期或高位整理为主。尿素市场价格微降,商家出货意愿增强,气温回升较慢,工农业刚需暂稳放量。新单跟进气氛稍显疲态,尿素市场或震荡偏弱运行。
金融期货板块:国内经济数据陆续公布,月初公布的国内PMI数据普遍回升,官方数据全面超预期且均升至扩张区间,但财新数据仍处于收缩区间。国内各地不断出台刺激消费政策,国内1月金融统计数据大增且显著超市场预期,国内经济修复有利于金融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海外方面,2月份主要央行货币政策落地,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等相继公布年内首个利率决议,美联储如期加息25个基点至4.50-4.75%区间,欧洲央行与英国央行则分别加息50bp。美国1月非农数据大超市场预期,美国就业市场依然强劲,抵消了美联储放松货币政策的预期,近期联储官员表态分歧较大,美元指数与美债收益率低位反弹,对金融市场形成一定压力。金融期货与期权市场,股指期货:操作方面,IC和IM仍强于IF和IH,短线震荡走势中IC和IM波段操作策略不变,IF和IH则继续观望或短期做空。。国债期货:国债期货短期反弹走高,但随着经济企稳回升,国内利率周期已经进入上行阶段,国债期货中长期压力难改,建议交易性资金逢高沽空,配置型资金于价格高位做好风险管理和久期调整。股指与股票期权:近期市场风险偏好有所回落,关注后续两市量能持续性、融资融券以及期权隐波走势情况。中长期来看,未来走势或为震荡偏强为主,建议构建备兑策略,以增厚利润为主。或者卖出看跌期权策略性抄底。从跨品种来看,当前市场风格转变,建议利用合成标的做空蓝筹、做多中小盘进行跨品种套利。商品期权:当前市场风险偏好下降,未来海外衰退风险仍存,中长期还是以防御性策略为主。参与波动率交易投资者,可把握日间、日内Gamma机会。对于单边期货持仓的投资者仍建议利用期权保险策略做好风险管理,同时继续推荐通过备兑方式降低成本增强收益。
黑色建材板块:黑色系商品本周止跌,盘中阶段性反弹,wind煤焦钢指数上涨0.53%。宏观波动不大,国内现货市场仍处于恢复阶段,北方天气问题对当地施工影响较大,也制约了钢材现货续费恢复,整体从调研数据看,全国范围开复工情况一般,有待天气及人员到位后进一步验证真实消费。地产节后有改善,但同时也有资金问题存在,因此仍处弱复苏阶段,炉料端煤焦价格在黑色系中依然最弱,铁矿石偏强,铁合金较弱,钢厂利润未有明显扩大,电炉继续亏损,高炉微利,但节后复工积极性尚可,钢材产量继续平稳回升,支撑原料消费。整体看,黑色系大涨后估值回到高位,但预期尚未证伪,同时总供应压力不大,特别是建材库存仍较低,因此旺季需求进一步得到验证前,预计仍有支撑。
有色金属板块:本周有色金属跌多涨少。周度指数涨跌幅来看,工业硅涨1.27%,铅微涨0.77%,铜跌0.57%,镍跌1.62%,铝跌2.35%,锌跌3.64%,锡跌4.94%。美联储表态偏鹰,美国就业数据就好。而当前市场开始将焦点转向中国实际需求,暂时来看仍需要时间修复,阶段累库存和需求端修复不明显,以及市场期待进一步的货币信息等令走势表现震荡。镍有消息面利多提振但前期因下滑较多未完全改变整理走势。工业硅重心有所上移,因下游带动,多晶硅企稳反弹。上下游恢复中,真实需求变化将进一步显现。
贵金属板块:近期,美联储官多位美联储决策者发表偏鹰派讲话,支持以更小幅度加息,利率或更高更持久,美国劳动力市场依然紧张,市场提高了关于美联储终端利率的预期,美元指数继续反弹,对贵金属形成利空影响;贵金属技术面看空信号依然较强,整体偏弱行情仍在持续。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节奏预期与经济衰退担忧继续主导贵金属行情;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走势直接影响贵金属走势;亦要关注突发地缘政治、主权债务危机等黑天鹅事件的影响。美联储加息步伐将会进一步放缓直至停止加息,美国经济衰退担忧继续升温,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维持弱势行情,贵均利多贵金属,贵金属连续上涨后迎来调整行情;后续继续关注政策收紧节奏放缓、经济衰退预期与地缘政治等宏观因素能否助力贵金属持续上涨,等待低吸机会。
饲料养殖板块:本周饲料养殖版块商品整体表现较弱。饲料端豆菜粕及玉米期货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豆菜粕主要是随美豆走低,原因在于2月USDA报告利多不及预期,南美面临较大的丰产使得部分多头获利减仓。由于一季度大豆的到港量偏低,预计下周豆菜粕或将企稳高位震荡。随着3月中下旬大豆大量到港后预计才会有较为流畅的下跌。玉米则受到3月稻谷拍卖传闻及基层售粮压力的影响而走低,2月份预计玉米依旧偏弱走势,支撑位预计在2700-2750附近。养殖端走势分化,生猪暂止跌而鸡蛋继续下跌。节后大猪仍有阶段性出栏压力。不过疫情后商品市场整体情绪回暖,疫情好转叠加旺季消费强化使得生鲜品阶段性集体止跌,这令猪价的边际压力减轻,政策持续释放托市态度,或令市场情绪有所回暖,近端单边反弹对待,03已经击穿养殖成本,近期可能回到交割博弈,空05多07套利择机离场。当前鸡蛋基本面整体维持供需双弱,养殖户仍在消化节日期间积累库存为主,产区挺价意愿不强,近端原料价格高位回落持续拖累蛋价走低,中长期参考蛋鸡产能周期逢高布局05以后合约空头逻辑不变。
生鲜软商品板块:本周生鲜果品呈现偏弱走势,整体受到消费后劲不足的影响。苹果基本面情况来看,销区走货不理想制约利多情绪,期价高位回落;红枣市场来看,节后到货压力增加,同时消费进入淡季,期价表现偏弱。短期来看,消费疲弱对生鲜果品板块压制比较明显,期价或继续震荡偏弱波动。本周软商品板块多数呈现偏弱波动,只有白糖表现偏强。白糖市场来看,印度减产预期提振外围市场,给国内带来外溢效应;橡胶市场来看,终端需求表现不佳继续施压市场,期价表现偏弱;纸浆市场来看,近期进口成本受汇率影响下移,给国内市场带来一定的压力,不过供应端仍然存在较大的扰动,整体维持高位区间判断;棉花市场来看,消费兑现不及预期,期价高位回落。后期来看,当前市场关注点聚焦于阶段性矛盾,消费修复预期给板块远月市场带来一定支撑,不过阶段性矛盾点差异可能会使得品种间价格走势分化,短期整体维持区间波动判断,橡胶和棉花或继续偏弱震荡,纸浆和白糖面临一定的支撑。
重要事项: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源于公开资料,方正中期研究院对信息的准确性及完备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并不构成所述期货合约的买卖出价和征价,投资者据此作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不承担因根据本报告操作而导致的损失,敬请投资者注意可能存在的交易风险。本报告版权仅为方正中期研究院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布,如引用、转载、刊发,须注明出处为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
相关推荐
-
方正中期新能源产业链日度策略20250430
04.30 / 2025
-
国债期货日度策略20250430
04.30 / 2025
-
股指期货日度策略20250430
04.30 / 2025
-
方正中期有色金属日度策略20250430
04.30 / 2025
-
方正中期养殖油脂产业链日度策略报告20250430
04.30 /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