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股债汇遭三杀 全球股市先扬后抑


一、英国股债汇三杀
英国金融市场表现疲软,9月以来更是遭遇“股债汇”三杀的局面。股市方面,9月29日富时100指数跌至6881.59,创近14个月新低;债市方面,9月27日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4.5270%,创近14年新高;9月28日-10月3日期间英国10年期与30年期国债收益率曲线出现倒挂,自2008年以来当属首次,这是经济衰退的先行指标;汇率方面,10月4日英镑兑美元汇率跌至1.1476,创近37年新低。“股债汇”三市运行既相互独立,又受系统性风险影响共同作用。此次“股债汇三杀”源于特拉斯强推英国近半个世纪最大的减税计划,根源则是英国遭遇严重的政治、经济、能源、罢工危机的集中表现。自特拉斯政府上台以来,英国股票和债券市场的总价值共损失至少5000亿美元。
9月23日英国政府宣布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将基本税率从20%下调至19%,减税措施涉及个人所得税、财产税、海外游客购物消费税和企业税等,同时还取消了银行业奖金上限,希望提高伦敦金融城吸引力。减税规模超过了撒切尔当年的减税措施,被认为是英国自1972年以来最大胆的一次豪赌。按理说,减税属于宽松的财政政策,有利于刺激经济复苏。但是,特拉斯这项减税政策明显不合时宜。其一,提升英国的债务水平。据英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英国公共债务总额达1.94万亿英镑,较去年同期增加1955亿英镑。自此,英国政府债务占GDP比重达到99.6%,较去年同期上升18.9个百分点,创下自1961年以来新高。今年前8个月,英国财政收入为6050.54亿英镑,财政支出为6112.94亿英镑,财政赤字达62.4亿英镑。其中,有5个月出现财政赤字,6月赤字规模达到145.04亿英镑,创近1年以来新高。据英国政府估计,到2026-2027年,减税总额将达到450亿英镑,如此大规模减税无疑将使英国政府债务占GDP比重在短期内就能突破100%临界值,大幅加剧英国国债的违约风险,导致英国国债收益率急剧攀升。其二,加剧英国的通胀水平。虽然8月英国CPI同比增速录得9.9%,低于前值10.1%,但依然是历史第二峰值,并且核心CPI增速录得6.3%,创近30年新高。英国当前最大的问题是控制高企的通胀,而大规模减税只会事与愿违,削弱英国央行加息的作用,迫使英国央行采取更激进的货币收紧政策,导致股市下跌和国债收益率上升。英国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悖,是当前英国经济撕裂的缩影。其三,加剧贫富差距。细数减税项目包括银行业奖金上限、财产税、海外消费税等,这都是高收入、高净值群体所能受益的,对于普通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帮助十分有限。并且,此次财政刺激计划并未包括社会援助。随着未来五年财政收入的减少,英国政府很有可能削减社会援助开支,对于中低层民众的生活可谓是雪上加霜。这项减税计划多少有些“劫贫济富”的味道。根据边际消费倾向原理,中低民众的边际消费倾向明显强于高收入群体,尤其在快消品等生活必需品方面。
正是由于此项减税政策存在先天性弊端,世界各大政府、媒体和机构给出了极为负面的评价。IMF较为罕见地批评英国政府,“英国措施的性质可能会加剧不平等,减税计划会使高收入者不成比例地受益”。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表示“美国和英国均存在严重通胀问题,而各个央行关注的重点是降低通胀”。美联储亚特兰大分行行长博斯蒂克警告称“英国的计划增加了经济不确定性,并增加了全球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两大评级机构同样做出负面表态。惠誉在10月6日将英国政府债务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穆迪尽管没有改变英国的信用评级,但警告称“这是大规模的、没有资金的财政刺激,将促使更激进的货币政策收紧,对中期增长造成压力”。部分英国媒体将矛头直指强力推动该政策的英国新任首相特拉斯,并且放言“在过去6年时间里,英国已经换了4任首相。特拉斯的糟糕表现有可能令她在今年圣诞节前就被赶下台。”最新民调显示51%的英国民众认为特拉斯应该辞职,52%的英国民众认为特拉斯将是一个糟糕甚至非常糟糕的首相。
为了平息民意、挽救危局,特拉斯突然在10月3日宣布放弃“取消高收入者所得税45%的税率”,给出的理由是“我们明白了,并听取了民意”。同时,英国央行开启国债救市计划,9月28日发表声明称将以任何必要的规模临时购买英国长期国债,以恢复英国债券市场秩序。英国央行的这次行动将由英国财政部全责担保。另外,原定于下周开始的英国国债出售计划将推迟至10月31日。英国央行的救市计划以及特拉斯政策取消对于英国金融市场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叠加美国PMI不及预期,英国国债收益率出现回调,30年期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之差恢复正值,英镑兑美元汇率及富时100指数均有所反弹。
英国当前及未来经济情况均不太乐观。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英国饱受能源危机之苦,天然气不足严重影响英国的生产和民生,9月英国制造业PMI录得48.4,连续两个月低于荣枯线;服务业PMI录得50,连续三个月回落,创近18个月新低。从消费角度来看,英国8月季调零售销售指数录得99.7,近16个月来首次跌破100;9月GFK消费者信心指数录得-49,续创历史新低。从供应链角度来看,英国最大的两大港口弗利克斯托港和利物浦港在9月下旬至10月初爆发大规模罢工,严重干扰英国物流系统的有序进行,码头工会给出的理由是7%的涨薪幅度无法覆盖10%的通胀率。此外,英国还饱受脱欧及北爱尔兰和苏格兰独立公投的政治影响,英国劳动力短缺问题同样严重。进入冬季,英国能源短缺问题将进一步扩大,能源价格高企,削弱民众购买其他商品的能力。相较于美国经济、消费情况、加息步伐和基准利率,英国均处于相对弱势,因此年底前英镑兑美元汇率将继续逼近平水,英国国债收益率有进一步上涨空间,富时100指数将震荡下挫。
二、国庆假期期间全球股市先扬后抑
国庆长期假期,全球主要股市出现“先扬后抑”的走势。近期,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影响全球股市至关重要的因素。一旦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预期加强,股市就会下跌;而美联储货币收紧预期降温,股市则会上涨。这样市场就出现了反向解读美国经济指标的情况。
10月3日美国公布9月制造业PMI录得50.9,大幅低于预期52.2,创2020年6月以来新低。市场认为美联储会兼顾经济下行压力而放缓加息节奏,叠加特拉斯宣布放弃“对高收入者取消45%最高所得税税率”的计划,市场在双重利好作用下,全球股市迎来连续两日上涨。
10月5日美国公布9月非制造业PMI录得56.7,好于预期56,当日旧金山联储主席玛丽戴利发表鹰派言论,“美联储放缓激进加息步伐的门槛很高,央行很可能会继续延续每次加息75个基点的节奏”。10月7日美国公布9月季调失业率录得3.5%,低于前值3.7%;同日公布的美国9月新增非农人数录得26.3万,高于预期25万。市场再度担心服务业和就业市场的强势将给美联储较大的加息空间。美联储芝加哥联储主席埃文斯也在当日表示“货币政策需要更具限制性,因为通胀率很高;还需要进一步加息,美联储正朝着4.5%-4.75%利率的方向前进”。因此,全球股市基本是从10月5日起冲高回落,直至10月7日。
三、欧盟第八轮对俄制裁只会加剧自身危机
9月欧元区调和HICP同比增速录得10%,核心HICP同比增速录得4.8%,续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欧元区当月服务业和制造业PMI分别录得48.8和48.4,连续2-3个月低于荣枯线。通胀高企、产业萎缩,欧元区经济正面临严重的滞涨困境。
随着9月26-29日“北溪-1”号管道连续发现4处侧漏点,欧洲今年冬季缺气问题将愈演愈烈。“北溪-1”管道全长1200公里,俄罗斯的天然气通过该管道输送到德国。这条管道每年输送总量约55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以满足2600多万欧洲家庭的能源需求,是确保欧洲能源安全的重要资源。2021年,俄罗斯通过“北溪-1”管道向欧洲输送了592亿立方米天然气。侧漏事件发生后,荷兰TTF天然气期货价格一度上冲至207.609欧元/兆瓦时。幸好欧洲天然气储气罐的储存量在9月已经接近九成,所以侧漏事件的恐慌效应并未持续太久,随后荷兰TTF天然气期货价格逐步回落至173.685欧洲/兆瓦时。另外,早在2022年8月5日欧盟未雨绸缪通过了削减天然气消费的提案,计划从2022年8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将天然气消费量在过去五年平均消费量的基础上削减15%。这一目标暂时不是强制性的,但如果在天然气急剧短缺的情况下,欧盟可以强制实行削减目标。
虽然欧盟能够以艰难的方式抗过今年冬天,但是能源短缺以及价格高昂还是对欧盟的民生和工业造成极大的冲击。民生方面,高昂的能源价格将制约欧盟民众在快消品方面的消费能力和热情,8月欧盟季调零售消费指数录得116.1,创近16个月以来新低;欧盟消费者信心指数录得-29.9,创历史新低。同时,欧洲民众为了扛过缺气的冬季,大幅加大了对于中国取暖设备的进口。今年1-7月中国对欧洲空调、电热水器、电暖器、电热毯累计出口额分别为19.9亿美元、1.3亿美元、4.9亿美元、3340万美元。其中,电热毯以97%的增速引领其他品类。具体国家来看,相比电暖气和空气源热泵在部分国家的热销,电热毯在各国的进口需求同步增加,其中希腊、意大利、波兰、德国、荷兰均呈翻倍式增长。欧洲民众对于电热毯需求大增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用价低廉。根据英国《每日邮报》推算,一条额定功率100瓦的电热毯运作一整晚(8小时)所需电费仅为0.42英镑,远低于开暖气的价格。工业方面,欧洲产业空心化问题愈发严重。受能源供给短缺以及生产成本高昂影响,欧洲一些制造企业近期被迫停产或决定将生产线外迁。由于美国能源价格远低于欧洲,美国成为欧洲企业生产线外迁的重要目的地之一,仅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就吸引了60多家德国企业前往投资扩展业务,其中包括汉莎航空、西门子、阿尔迪和费森尤斯,这4家公司最近累计扩大投资近3亿美元。由于能源价格过高,荷兰最大铝业制造商代尔夫宰尔达姆科铝业公司日前宣布停产,欧洲最大化肥生产商挪威亚拉国际公司已关闭其在荷兰斯勒伊斯基尔的一座大型化肥厂,欧洲一半的锌和铝生产已经处于停滞状态,欧洲金属冶炼厂面临生存威胁。对整个欧洲工业来说,一些行业可通过从美国进口更便宜的初级产品维持生存,而金属、化工、玻璃、陶瓷和造纸等基础工业将受到“侵蚀”。
10月5日欧盟宣布对俄第八轮制裁,其中包括禁止超过价格上限的石油通过海运方式运输至第三国,对俄罗斯钢铁和高科技商品贸易实施更多限制,禁止欧盟向俄罗斯企业提供互联网、工程和法律服务,扩大个人制裁名单。欧盟委员会冯德莱恩表示新一轮制裁将限制俄罗斯的进出口贸易,进一步孤立和打击俄罗斯经济。但是,所有制裁都是双刃剑,欧盟在制裁俄罗斯的同时,也会伤害到欧盟自身发展,同时引发俄罗斯的反制裁,尤其在能源领域的制裁,更会影响到欧盟的能源多元化,从而威胁到自身的能源安全。欧盟的缺气危机将会长期持续,这将导致欧盟消费不振以及产业空心化。
重要事项: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源于公开资料,方正中期研究院对信息的准确性及完备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并不构成所述期货合约的买卖出价和征价,投资者据此作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不承担因根据本报告操作而导致的损失,敬请投资者注意可能存在的交易风险。本报告版权仅为方正中期研究院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布,如引用、转载、刊发,须注明出处为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
相关推荐
-
国债期货日度策略20250509
05.09 / 2025
-
股指期货日度策略20250509
05.09 / 2025
-
方正中期有色金属日度策略20250509
05.09 / 2025
-
方正中期养殖油脂产业链日度策略报告20250509
05.09 / 2025
-
方正中期新能源产业链日度策略20250509
05.09 /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