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经济体通胀高企边际放缓 日本一季度经济表现低迷


一、国内经济解读
国内方面,周内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主要经济数据全面下挫,名义和实际产出同步大幅回落,需求受到房地产投资和消费影响较大,仅有基建投资相对稳定。4月财政收入尤其增值税下降明显,受留抵退税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下滑,疫情导致第二和第三产业用电量回落更多。央行本周公开市场小幅净回笼流动性100亿元。周内公布的1年期LPR维持不变,5年期LPR下调15BP,超过市场预期,反映决策层对稳地产、稳经济决心增强。长端利率下行还能够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有利于投资增长。国务院总理表示,已出台政策要尽快落实到位,5月能出尽出,确保上半年和全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继续强调保供稳价、联保联供机制,全力保障受疫情影响地区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财政部称将继续落实各项税费支持政策,加快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总体上看,4月经济受疫情影响程度略超预期,而随着疫情的缓和与复工复产,5月主要高频数据已经开始修复。后期继续重点关注房屋销售和地产投资,二者或即将触底反弹。
风险事件方面,国内疫情总体缓和,主要是上海新增病例进一步明显下降,并且复工复产推进有助于产出端好转。继续关注北京疫情状况,目前尚未出现明显增长。国内疫情对经济影响最严重阶段已过。
二、全球宏观经济分析
(一)发达经济体通胀高企边际略有放缓
本周,英国、欧元区、加拿大和日本四大发达经济体先后公布了今年4月通胀水平。从同比增速来看,英国和加拿大分别录得9%和6.64%,均创历史新高;日本录得2.5%,创近5年半新高;欧元区录得7.4%,与前值同高,保持历史最高值。从环比增速来看,欧元区和加拿大分别录得0.6%和1%,均低于前值,尤其欧元区大幅低于2.4%的前值;日本录得0.4%,与前值同高;英国录得2.5%,大幅高于前值1.1%。由此可见,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水平持续高企,但边际有放缓迹象。
从分项来看,能源依然是拉动各国通胀最重要的因素。OPEC一揽子能源、欧洲天然气、日本天然气、纽卡斯尔NEWC动力煤现货在4月的平均价格分别为105.6美元/桶、32.2美元/百万英热、17.18美元/百万英热、326.2美元/吨,同比增长67%、350、107%、254%。交通运输紧随其后,随着疫情完全管控措施解除促使交通运输需求增加以及全球海运价格维持相对高位,欧元区、英国、加拿大在该板块CPI分别同比增长13%、13.5%、11.2%。住宿和食品也是重要的通胀因素,随着欧美国家采取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更多劳动力重返大城市的就业市场,提升了租金水平;俄乌冲突导致乌克兰2500万吨粮食发运受限,全球多个产粮大国采取粮食保护主义,以优先供给本国为主,甚至立法禁止粮食出口,导致全球粮食价格飙升,CBOT玉米、小麦、大豆4月活跃合约结算价均值录得782.65、1073.55、1668.63美元/蒲式耳,同比提升30%、60.8%、14.9%。从环比角度来看,能源、交通、娱乐、教育等板块增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导致通胀水平边际放缓。
除了俄乌冲突、供应链危机以及新冠疫情,各大央行超发货币也是造成各国通胀高企的重要原因。截至2022年3月,欧元区、英国、日本、加拿大的M2分别达到14.92万亿欧元、3.03万亿英镑、1197.57万亿日元、2.35万亿加元,同比增长6.6%、6.2%、3.6%、7.8%。
随着本周公布的4月通胀水平维持高位,四大经济体央行加快或调整货币政策的可能性不断提升,所以本周欧元、英镑、日元、加元兑美元均实现升值。截至5月19日美元兑以上四大货币的汇率分别为0.9448、0.8019、127.8、1.2824,周环比下降1.9%、2.2%、0.4%、1.7%。
(二)日本一季度经济表现低迷
剔除价格因素,今年一季度日本季调GDP录得134.479万亿日元,同比增长0.5%,高于前值0.4%;但环比下降0.2%,低于前值0.9%,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基数。从2019年四季度起,日本经济遭遇连续六个季度同比下降的窘境,一直持续至2021年一季度。所以,今年一季度日本GDP能实现同比正增长与去年同期低基数有着直接关系。从2021年二季度起,日本经济终于触底反弹,持续实现同比正增长,去年四季度已恢复至134.812万亿日元。今年一季度日本再度遭遇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侵袭,日本政府在3月1日才宣布开放国境;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将日本列为“不友好国家和地区”名单。这些都对日本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使得日本经济环比回落。
从分项来看,私人消费是日本GDP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创造71.764万亿日元,占比达到54.5%,同比增长2.1%,对同比增长的拉动达到1.14%,环比基本持平。在私人消费中,家庭消费创造了70.879万亿日元,占私人消费97%,占全部GDP的53%。私人企业设备投资创造了21.239万亿日元,占GDP比重15.8%,同比和环比增速分别录得0.6%和0.5%,对GDP的同比和环比增长拉动分别为0.09%和0.1%。私人住宅投资创造了4.545万亿日元,占GDP比重3.4%,同比和环比增速分别录得-2.9%和-1.1%,对GDP的同比和环比增长拉动分别为-0.1%和-0.04%。公共投资创造了6.333万亿日元,占GDP比重4.7%,同比和环比增速分别录得-14.9%和-3.6%,对GDP的同比和环比增长拉动分别为-0.7%和-0.17%。日本经济整体低迷,使得日本各界投资信心并不高涨,尤其个人投资信心更显不足。日本Sentix投资信心指数从今年以来持续回落,从1月17.5下降至5月-9.8。其中,5月机构和个人现状投资信心指数分别录得4.5和-2.5,个人投资现状信心指数自2020年11月以来首度出现负值。政府消费创造了29.178万亿日元,占GDP比重达到21.7%,同比和环比增速录得2.2%和0.6%。日本政府是唯一维持量化宽松政策的主要发达经济体,依靠政府性消费拉动经济发展。日本一直引以为傲的净出口在一季度成为GDP负项,产生了1680亿日元的负值。日本是资源匮乏型国家,严重依赖国际能源进口,然而俄乌冲突令全球原材料价格飙升,导致日本进口成本大幅提升。
日本经济远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甚至还不如2020年。2022年一季度日本实际GDP相比2019年同期下降3.07%,相比2020年同期下降1.87%。纵观2020年至今的9个季度,均未能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2021年四季度一度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9.53%,但今年一季度再度回落至96.93%。
在主要经济体中,日本经济复苏步伐是最缓慢的。首先,中国、印度、美国、欧元区、英国等主要经济体国家均已先后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唯独日本至今未能如愿。其次,日本一季度同比0.5%的增速,是所有已公布主要经济体中最低的。由于日本经济复苏滞缓,日本不断被其他经济体扩大或拉进差距。根据美元兑日元一季度平均汇率1:116.3555折算,今年一季度日本GDP为1.16万亿美元,占美国GDP的23.5%,低于2021年1.7个百分点;占中国GDP的28.8%,基本与2021年持平;占欧元区38.2%,低于2021年0.8个百分点。日本正在被紧随其后的英国不断迫近,2021年日本GDP规模是英国的161.3%,而今年一季度已降至152%。、
倘若日本希望在2022年恢复至2019年的经济水平,就意味着日本要在未来三个季度至少实现1.86%左右的平均环比增速以及9.3%、5.7%和5.8%的同比增速。从1955年三季度至今的260个季度中,只有62个季度的环比增速是高于1.86%,占比仅为24%,并且主要集中于20世纪60至80年代,正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期。步入21世纪,日本仅有三个季度的环比增速是高于1.86%,分别是2009年二季度1.9%、2011年三季度2.4%、2020年三季度5.3%。从日本两项领先性指标来看,日本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均略高于荣枯线,并未出现爆发性增长的迹象;日本Sentix投资者信心预期指数持续跳跌至负值,个人和机构投资前景均不被看好。所以,基本可以断定日本2022年依然无法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三、朝鲜疫情防控形势总体严峻
得益于严格的边境防控政策,朝鲜在长达两年多的时期内一直是全球新冠疫情的净土。不过,自从5月12日朝鲜宣布本国发现首例新冠病例以来,国内已有数百万民众出现了发热症状。截至5月19日,朝鲜全国已经累计有224万人出现发热症状,连续5天单日发热病例突破20万。截至2021年3月,朝鲜全国人口约为2500万,当前发热人数已占朝鲜总人口的9%。虽然朝鲜并未对外透露200多万民众发热的具体原因,但是基本可以肯定在仅仅一周之内导致百万人口发生不明原因发热的缘由就是新冠毒株。
根据朝鲜媒体报道,朝鲜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向好,已有120多万人康复,死亡病例只有60多人。正因为较低的死亡率,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并未宣布采取停产措施进行防疫,仅采取“集中检测、居家隔离”的措施,这与朝鲜相对有限的医疗资源有着直接的关系。从朝鲜整体形势来看,这样措施可以理解,毕竟朝鲜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相对落后,工农业产值有待提高。如果朝鲜的支柱和民生产业全部关停,极易导致朝鲜陷入其他的危机之中,比如经济危机与粮食危机。
朝鲜与中国有着深厚的睦邻友好关系,在去年《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签订六十周年之际,朝鲜各界高度评价朝中两国友好关系。本着兄弟情谊,中国政府曾两次提出向朝鲜捐赠新冠疫苗,但是朝鲜政府从各方面考虑予以婉拒,同时也拒绝了来自韩国以及世卫组织提供的免费新冠疫苗。所以,可以判断朝鲜国内民众的疫苗接种率应该非常低,基本对新冠病毒处于“不设防”的状态,叠加朝鲜政府并不采取封控措施,后续累计感染人数将持续大幅增加,甚至存在引发病毒变异的可能性。朝鲜与中国、韩国和俄罗斯三国接壤,一旦朝鲜疫情出现恶化,存在向邻国外溢的风险,尤其毗邻的中国东北三省、韩国首都首尔和俄罗斯远东地区。
三、国内期货市场分析与前瞻
石油化工板块:本周在原油冲高回落带动下,国内石油化工板块品种整体先涨后跌。美联储加息、通胀水平上升以及俄乌冲突带来的一系列制裁导致经济增长面临压力并引发系统性风险,恐慌指数VIX一度大涨,全球金融市场一度出现大幅下跌,美股大幅回调,全球能源期货也普遍走跌。从原油市场来看,当前原油供需结构仍然偏紧,全球石油库存维持低位,月差维持Back结构。从消息面来看,欧盟委员会公布计划到2027年结束对俄罗斯天然气、石油和煤炭的依赖,制裁力度整体不及预期,同时美国计划放松对委内瑞拉制裁的消息也令盘面承压。从下游石化市场来看,随着华东等地疫情好转以及管控有所放松,物流及终端消费有所恢复,石化下游补库需求回升,带动上游提升供给,部分石化品种在经历了前期的供需双减后,近期供需两端均有所回升,但整体表现为供应恢复强于需求恢复,化工品供需面整体改善相对有限。走势上,预计近期石油化工品种单边仍以跟随成本为主。
煤化工板块:煤化工品种多数呈现弱势震荡走势,上游三大煤炭品种以及甲醇、PVC波动幅度有限,尿素则高位深度调整,纯碱企稳回升。后期来看,煤化工整体偏弱,尤其是动力煤品种成交极为有限,缺乏流动性。焦煤库存依旧偏低,短期难以出现明显累库,期价将维持2500-2800元/吨的区间震荡。三轮提降过后,焦化企业吨焦利润已不足百元,部分焦化企业可能出现亏损,对焦炭进一步提降有所抵触,焦炭下跌空间已有限,关注3250元/吨下方有较强的支撑,短期维持在3250--3600元/吨区间震荡。甲醇市场步入累库阶段,供需面承压,期价短期维持区间震荡走势,重心在2680-2850内波动,操作上短线高抛低吸为主。社会库存消化速度缓慢,叠加出口订单减少,内外需均偏弱,PVC市场缺乏驱动,上行乏力,重心或考验前低附近支撑,可暂时观望。尿素短期基差扩大较快,生产企业建议卖保单部分止盈,现货顺价出售。纯碱其他下游光伏玻璃、日用玻璃等行业利润也处于低位,产业链利润的极度不均衡状况缺乏持续性,纯碱生产企业3200元上方卖保头寸谨慎持有。
金融期货板块:受疫情影响,4月份各项经济数据普遍出现大幅走低。国内政策对冲力度也有明显回升,央行将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 20 个基点,这也是年内针对房地产行业的首次全国性全面宽松政策,各地地产政策均再次出现明显放松。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周内5年期LPR报价利率超预期下调15bp,反映出决策层对目前稳定房地产行业的决心增强,对稳定经济将有明显作用。金融市场呈现反弹走势,其中,股指期货:市场底部探明,仍不建议做空,可继续尝试做多,中长线IF和IH多仓不变。期现套利方面,IC远端反套空间仍超过8%,资金成本合适可参与。跨品种方面,IH/IC比价和价差变动不一,预计中长期趋势偏向上,可继续择机做多IH/IC比价。国债期货:国债仍处于牛市尾端,操作上,建议交易性资金逢低买入,配置型资金继续耐心持仓。股指与股票期权:股指短线回落,继续下跌空间有限,波动率有所回升,波动率后期有望维持震荡的走势,中期以做空波动率策略为主,或者卖出远月虚值认沽期权。商品期权:目前市场均缺乏趋势性行情基础,更多建议以防御性策略为主,捕捉波段性和波动率的机会。但随着国内疫情好转,对受需求压制的品种,或可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策略。短线关注日内和日间的Gamma机会。对于单边期货持仓的投资者建议利用期权保险策略做好风险管理,同时继续推荐通过备兑方式降低成本增强收益。
黑色建材板块:黑色商品本周止跌反弹,wind煤焦钢矿指数上涨1.1%。具体品种看,炉料波动较大,但表现偏强,钢材小幅下跌,不锈钢上涨1.5%,铁合金维持低位震荡。当前黑色市场继续受预期反复摇摆的影响,上周末央行下调了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点燃市场情绪,但小幅上涨后,由于现货较差,且疫情扰动持续,黑色商品再次走低,周四夜盘开始宏观消息面的影响再次显现,央行在20日下调了新一期的5年期LPR报价15bp,房地产政策持续放宽,对于市场预期的提振较强。目前,黑色商品的主要支撑在于焦煤和铁矿石,而近两周铁水产量不降反增,对炉料需求支撑较强,在盘面贴水较大的情况下,反弹力度较强,同时对钢材价格产生支撑。整体看 ,上海复工对于需求会有所带动,但强度或有限,在钢厂减产范围扩大或铁水产量持续下降前,黑色商品有望走稳,但大幅上涨的驱动还未见到,短期以反弹为主。
有色贵金属板块:【有色金属】本周有色承压下行后出现普遍反弹。随着中国疫情拐点的到来,以及欧洲央行会议纪要释放出紧缩信号,美元指数高位回落,强势美元对工业金属的压力减弱,汇率趋稳略有升值,有色金属修复反弹,但程度有差异。铜市仍有支撑,前期最大的利空因素-国内疫情已经出现明显拐点迹象,后市随着复产复工顺利推进,稳增长政策加码下对铜市不悲观,沪铜已经跌至前期中线级别的支撑线,后市随着市场对悲观情绪的消化,继续重挫的动能已经减缓,预计铜价在短期将在国内需求强预期与弱现实的背景下回归震荡寻底行情,期货可逢低布局多单,期权考虑卖出波动率策略。锌价已经跌至中线级别支撑位以及国内冶炼成本线,欧洲能源价格也因地缘问题尚有支撑,短期继续重挫的概率有限,后市仍需重点关注国内疫情及其相关防疫措施的拐点情况,目前交通物流有所恢复,镀锌企业陆续恢复生产,但终端开工完全恢复尚需时日,考虑到目前锌价已经回调至冶炼成本线以下,且前期最大的利空因素中国疫情也出现转机,可在当前位置逢低布局轻仓多单,期权可卖出虚值看跌期权赚取期权费。社会库存受到货影响大幅下降对铝价形成一定支撑,目前沪铝盘面震荡整理,建议低位多单谨慎续持,维持逢低分批建多的操作思路。需关注地缘政治问题以及疫情的最新发展,06合约上方压力位23000,下方支撑位19000,期权方面深度虚值的卖权继续持有。国内疫情形势有所好转,后续复工复产修复预期转强,国内外电解镍低库存延续,国外现货贴水显著收窄,国内现货高升水,期货库存低至近2000吨,期货显著近强远弱,镍价近期波动重心有所回升,短线反弹,注意22万元关口突破意愿,近期波动区间主要会在19-22万元之间,反弹上线取决于后续需求预期进一步改善程度。预计4、5月精炼锡进口量处于高位,同时,4-5月冶炼厂开工率持稳,并处于相对高位,锡焊料企业出口订单减少,且国内淡季效应显现,预计锡焊料企业5月开工率环比下滑3.5%,疫情好转企业复工复产加快,且锡价回落,需求边际改善但仍然偏弱。库存方面,由于锡市场供给弹性较小,当前锡库存有所回升但回升幅度有限,绝对水平仍处于低位,对锡价仍有支撑,目前锡价继续大幅下跌的概率不高,下方支撑在26-28万。再生铅冶炼成本支撑与下游消费疲弱博弈,市场整体情绪仍未转向乐观。技术上,铅价回到前期震荡区间,下方支撑14800-14900。【贵金属】美联储加速收紧货币政策预期(美元指数持续走强)使得贵金属承压,黄金一度跌破1800美元/盎司支撑,1800美元/盎司依然为核心支撑;随着联储政策收紧影响逐步被市场计价,地缘局势无实质性向好和资产配置需求等因素影响,黄金企稳再度回归上涨行情,上方继续关注1900和2000美元/盎司关口。沪金下方支撑位为387-390元/克区间,上方继续关注420元/克关口。白银因为经济弱势而破位下跌,伦敦银现连续下跌后企稳回升,上方关注24美元/盎司位置(5000元/千克)和26美元/盎司位置(5300元/千克),下方核心支撑20-20.43美元/盎司。美联储再度释放更加鹰派信号,贵金属仍有再度走弱的短期可能;然而贵金属因政策调整预期和恐慌回落则是买入时机,建议继续逢低配置操作。
饲料养殖板块:本周饲料成本端价格整体走势较强,玉米、豆粕、菜粕加权期价周内跌幅分别为0.60%、2.80%、3.01%,整体依旧维持高位。稻谷拍卖底价提高,替代品优势不在,进口成本维持高位。美豆上突1700带动双粕走高。饲料需求有韧性,供给则整体表现较紧,预计后期维持高位走势。饲料端表现分化,生猪方面,能繁母猪及生猪存栏绝对量不低,前期涨势较快,本周表现滞涨调整,考虑7-9反套。鸡蛋方面,近期端午节临近,终端备货旺季带动鸡蛋走强,短期鸡蛋基本面供需两端环比均有回升,现货高价或难以长期维持。本周植物油期价震荡收涨,短期油脂供应仍偏紧,油脂期价仍以高位震荡为主。中长期来看,马来西亚劳工紧张问题5-6月逐步缓解,按趋势单产计算美豆供给将转向宽松,但地缘政治冲突使得乌克兰葵花籽和菜籽种植面积将出现大幅减少,在油脂油料供给偏紧的背景下,油脂行情高位震荡思路对待,套利方面可逢低做多豆棕价差。花生市场购销氛围较好,且新作面积有下降预期,多单考虑继续持有。本周饲料成本端价格整体走势较强,玉米、豆粕、菜粕加权期价周内跌幅分别为0.60%、2.80%、3.01%,整体依旧维持高位。稻谷拍卖底价提高,替代品优势不在,进口成本维持高位。美豆上突1700带动双粕走高。饲料需求有韧性,供给则整体表现较紧,预计后期维持高位走势。饲料端表现分化,生猪方面,能繁母猪及生猪存栏绝对量不低,前期涨势较快,本周表现滞涨调整,考虑7-9反套。鸡蛋方面,近期端午节临近,终端备货旺季带动鸡蛋走强,短期鸡蛋基本面供需两端环比均有回升,现货高价或难以长期维持。本周植物油期价震荡收涨,短期油脂供应仍偏紧,油脂期价仍以高位震荡为主。中长期来看,马来西亚劳工紧张问题5-6月逐步缓解,按趋势单产计算美豆供给将转向宽松,但地缘政治冲突使得乌克兰葵花籽和菜籽种植面积将出现大幅减少,在油脂油料供给偏紧的背景下,油脂行情高位震荡思路对待,套利方面可逢低做多豆棕价差。花生市场购销氛围较好,且新作面积有下降预期,多单考虑继续持有。
生鲜软商品板块:本周生鲜果品呈现震荡整理走势。苹果市场来看,现货价格回落以及新果天气平稳,利多情绪放缓,期价呈现高位震荡走势;红枣市场来看,库存低与端午节备货支撑下,期价偏强震荡。后期来看,苹果现货估值高位与新果减产支撑仍在,不过持续利多推动不够,期价延续高位震荡走势;红枣市场来看,库存偏低支撑与消费淡季的博弈继续,期价或进入区间震荡。本周软商品走势分化,白糖、橡胶呈现区间内偏强波动,纸浆和棉花继续窄幅震荡。白糖市场来看,原油强势以及巴西产糖预期下滑提振外盘价格,外盘偏强波动提振国内市场,白糖期价小幅回升;橡胶市场来看,国内库存偏低,以及需求存在向好修正预期,期价低位回升;纸浆市场来看,供应扰动仍存,叠加需求改善预期,期价高位震荡;棉花市场来看,成本与消费博弈继续,期价窄幅震荡。后期来看,纸浆期价继续面临成本高位与消费改善的支撑,整体期价或延续震荡偏强波动;棉花市场成本与消费的博弈延续,期价继续高位区间震荡;白糖面临外盘偏强预期与国内需求淡季的博弈,期价预期区间震荡;橡胶市场继续关注需求向好修正预期,期价或延续震荡偏强波动。
重要事项: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源于公开资料,方正中期研究院对信息的准确性及完备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并不构成所述期货合约的买卖出价和征价,投资者据此作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不承担因根据本报告操作而导致的损失,敬请投资者注意可能存在的交易风险。本报告版权仅为方正中期研究院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布,如引用、转载、刊发,须注明出处为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
相关推荐
-
国债期货日度策略20250523
05.23 / 2025
-
股指期货日度策略20250523
05.23 / 2025
-
方正中期有色金属日度策略20250523
05.23 / 2025
-
方正中期养殖油脂产业链日度策略报告20250523
05.23 / 2025
-
方正中期新能源产业链日度策略20250523
05.23 /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