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议息会议周来袭 美英量化宽松政策将会维持


一、 海外疫情持续好转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全球最核心的系统性风险,经济、贸易、金融甚至是政治等各领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疫情风险的消退对于经贸金融和政治等各领域的修复和稳步上涨至关重要。从全球新增确诊和累计确诊趋势图分析,全球疫情拐点已过,好转趋势非常明显,疫情风险逐步的消退。截止到3月中旬海外确诊病例突破1.2亿例,累计死亡接近270万。美国确诊病例突破3000万,死亡接近60万;欧洲累积确诊病例突破3700万,死亡接近90万;新增确诊病例均大幅回落。
当前,全球疫情出现明显好转趋势,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新增确诊病例均大幅下降,随着疫苗的接种,进一步下降的趋势非常明显,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疫情好转趋势则不明显,主要是其疫苗接种进展缓慢,国内二次疫情风险依然存在,特别是需要防输入性疫情风险。2021年上半年,随着疫苗的量产与广泛应用,叠加天气转暖利于疫情的防控,疫情好转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将会持续好转,疫情在下半年则会进入尾声,在2022年初则会基本结束,历时两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亦将会过去。当然疫情的好转趋势度,与疫苗的接种和分配等问题密切相关,疫苗的广泛接种(群体免疫)是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尾声的关键。
当前,疫苗的接种的进展为关注的重点,2021年以来,中国、美国、英国等主要经济体逐步加大疫苗的接种,其中中国和美国接种的人数最多,美国疫苗接种已经接近1亿,中国疫苗接种已经接近6000万,其次为英国和以色列等国接种人数相对较多。从接种比例来看,以色列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接种比例最高,以色列的接种比例突破100%,接近全民接种疫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接种比例亦达到60%以上,中国和美国因为人口基数问题使得接种比例偏低。随着疫苗的量产和加大接种,不论是接种人数还是接种比例均出持续的大幅上涨。这有利于经济的渐进复苏。
二、 全球宏观经济分析
(一) 央行议息会议周来袭,预计美英日央行将会维持当前宽松政策不变
继欧洲央行3月议息会议维持宽松政策不变后,本周迎来全球央行议息会议超级周,美联储、英国以及日本等央行均举行3月议息会议。美联储方面,基于当前的宏观环境和美联储近期的表态,预计美联储不会调整货币政策,维持当前购债规模不变,并且继续发出信号,表示在2023年之前不会加息;市场对于美联储的关注焦点在于如何评论实际收益率上升的问题,以及最新的点阵图。预计美联储将会继续淡化美债收益率飙升的影响。英国方面,预计英国央行将维持原有的货币政策,购债规模保持不变,不会采取负利率政策。日本方面,预计日本央行也按兵不动,购买ETF的速度可能不会频繁上调,但幅度可能会加大;其中,扩大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目标的容忍区间是有可能的,但因日本央行行长反对,所以不太可能现在就调整。疫情风险仍未完全消除,经济复苏仍然存在阻力,故全球央行将会继续维持宽松政策不变,这对于大宗商品而言形成利好,当全球主要央行释放缩减购债规模等调整货币政策信号之际,则大宗商品将会迎来大幅的回调。
(二) 拜登提前签署刺激法案,美国就业市场复苏将会加速
在新一轮的1.9万亿纾困法案获得国会通过后,美国总统拜登提前一天签署了1.9万亿美元的新冠刺激法案,白宫官员称,刺激支票最早将在本周末发放。该法案是拜登政府任内的首个重大立法项目,同时也标志着拜登完成了此前对选民的承诺—上任100天内为符合条件的美国人分发1400美元的支票。新一轮刺激法案将耗资1.9万亿美元,包含向个人分发支票、延长失业保险、向州和地方政府拨款、提高疫苗接种和检测能力等多个方面。3月12日早上09:02拜登将发表全国讲话,基建投资等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将会是关注的焦点。此外,美国上周初请失业救济人数创11月初来新低,同时1月份职位空缺数增长达到近一年来的最高水平,证明招聘速度将加快。就业市场的复苏在持续,随着新一轮纾困法案的落地,经济和就业市场的复苏将会加速,预计美国就业市场将会加速复苏,进而提振加速的经济,对美元而言短期形成利空,长期偏多,整体则稳定在88-95之间。
数据来源:WIND 方正中期期货
(三) 经合组织上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期
随着疫苗接种速度加快以及美国推出庞大的新刺激计划,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周二表示,全球经济前景变得光明。经合组织上调了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至5.6%,同时上调今年美国经济增速预期至6.5%,还表示拜登的刺激计划将在今年使全球经济增长约1个百分点。然而前景改善却笼罩着重大风险,尤其是各国当局能够多快推动疫苗接种、能够多快解除防疫限制、以及新的变种病毒能否受到控制。随着疫情风险的消退,经济进入强劲复苏期,中国经济将会在一季度达到年内顶峰,欧美等经济体将会在二季度达到顶峰。
数据来源:WIND 方正中期期货
(四)中国经济数据分析
国内方面,数据显示1-2月出口同比增长超60%远高于预期 ,反映全球需求强劲的同时,也受到去年初因经济停滞而基数偏低的扰动。2月CPI基本平稳 ,受猪肉和鲜菜价格影响仍维持小幅负增长,服务价格受春节因素影响上升。但PPI在大宗商品涨价的带动下明显超预期。预计PPI加速持续至二季度末。而受春节因素影响,2月信贷、社融回落,但变动符合季节性且明显超市场预期。M2同比增速从1月的9.4%上升至10.1%,与去年12月水平一致。居民和企业中长期贷款表现较强,显示投资和购房依然活跃。我们认为,当前国内库存周期仍可视作主动加库存阶段,但确实已经临近转折点,再通胀加速也加快滞涨期到来,继续关注周期转向的信号,未来不排除货币政策局部偏紧。紧信用步伐放慢只是暂时情况。货币政策方面,央行本周通过逆回购完全对冲到期流动性,短端资金利率稳定。
三、 海外金融市场变化及资产配置
美元指数方面,受对美国经济前景的乐观情绪提振,供给端通胀表现强劲影响,美债收益率继续飙升,美元指数盘中涨幅一度达到0.61%,尾盘上涨0.28%至91.66;但还不足以抹去周跌幅,上周美元指数下跌约0.32%,为截至2月中旬的一周来首次较前周下跌;因美债收益率的走势影响、经济复苏预期强等因素提振美元需求,叠加美国经济的比较优势,美元仍有反弹的空间,不排除涨至94.7的可能;中长期来看,超宽松经济政策、美国经济占比下降,美元信用体系的冲击和通胀的压力,美元长期震荡走弱的趋势依旧,近期强阻力位在88附近,整体将会在88-95之间震荡调整。
欧元方面,欧洲央行表示,为支撑经济复苏,将加快印钞步伐以防止欧元区国债收益率上升,叠加美元强势,欧元兑美元下跌0.28%报1.1953,上周则小幅上涨;短期内,美元弱势和欧央行口头支撑继续提振欧元,然欧美经济表现分化使得欧元承压,仍有下行的空间,欧元兑美元测试1.18关口可能性依然存在;随着欧洲疫情的有效管控和经济的复苏,欧元在未来仍有上涨空间,目标位是2.3,待欧元企稳后可以考虑逢低做多;当前运行区间为1.8-2.2。
英镑方面,阿斯利康疫苗出现风险,美元强势影响,英镑兑美元下跌0.48%至1.3924,盘中0.9%的跌幅为2月26日以来最大。硬脱欧风险基本解除,英欧经济关系重塑,对于英镑的阻力解除;英国央行虽然时常探讨负利率政策,但是真正实施的可能性小;随着疫苗的广泛使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情风险影响愈发减弱;经济渐进复苏支撑英镑;随着利好出尽和美元强势表现,我们认为英镑会在1.378-1.42附近企稳,若有新的利好因素,英镑将会继续上探1.4377的前高位置。
日元方面,美元美债表现影响,美元兑日元升约0.49%至109.04,接近周二触及的109.23,是日元自2020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受美债收益率影响,短期内有所走强,但是随着美债美元日后再度走高,日元将会继续偏弱走势,有可能会跌至110附近,二季度中后期将会再度走强。
人民币方面,先前乐观的中国经济数据继续支撑人民币,美元兑离岸人民币触及2018年6月以来最高6.4011;随后,受美元指数影响,人民币持续回落调整,当前则再度回到6.5内,现收于6.4972;当前人民币趋于区间震荡,当前突破6.4的阻力较大,关注中美利差变化、经济复苏情况以及中美贸易关系,当前有继续走强的趋势,然阻力较大,后期不排除再度跌破6.6的可能,当前运行区间6.4-6.6。
美债美元持续飙升,使得黄金承压下跌,一度跌破1700美元,持续的下跌则迎来配置机会。当前,疫苗危机、债务危机、地缘政治危机以及滞胀危机等新风险点仍然存在且影响金融市场,市场风险情绪仍将会大幅波动,叠加全球央行大放水等诸多宏观因素的持续影响,避险黄金仍有进一步上涨的趋势,故黄金价格的回调均是买入的良机。
四、国内期货市场分析与前瞻
能化板块,上周初因沙特石油重镇遭遇也门胡塞武装的无人机和导弹袭击提振市场做多情绪,油价一度大幅上冲,但随后由于该事件并未对原油供应造成影响,油价回吐涨幅;EIA最新的月报预计2021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为538万桶/日,同时上调今明两年油价预期,OPEC月报上调今年原油需求预期;俄罗斯副总理表示,俄罗斯今年4月的原油产量将在去年5月的水平上增加89万桶/日,而此前市场消息称该国今年5月原油产量将较4月环比增加89万桶/日,乌龙消息一度引发油价盘中大跌;上周EIA库存数据仍然受到前期严寒天气影响。整体来看,当前原油供需结构偏紧支撑油价,但消息面缺乏进一步提振,建议暂时观望。
金融板块,股指方面,经济数据超预期能够支持市场短期反弹,而中长期来看,经济周期临近转向,上行斜率持续放缓,基本面对市场支持不断减弱,政策转向和海外风险仍需要关注。特别是中美两国官员将举行会晤,政治博弈风险正在上升。技术面上看,沪指跌破3500点关键支撑位后有进一步下挫风险,叠加基本面转向临近,中期运行趋势正转向震荡。国债方面,虽然一、二季度国内各项经济同比数据将处于极高位置,对于利率债市场将形成一定的压力,但是我们认为经济表现对债市的核心影响仍取决于边际变化,国内收益率快速上行的阶段在去年下半年已经完成,利率债转折点可能要到二、三季度,期间边际恢复增速递减是确定的,利率债的压力相应减轻,收益率继续上行空间有限。从金融市场来看,随着疫苗大规模接种展开,美国新一轮1.9万亿财政刺激落地,美元与美债收益率将继续走高,并冲击全球金融市场,市场进入高波动阶段。从国内市场来看,债市是率先完成估值调整的品种,因此,我们维持对于国债期货逢低配置的思路,交易型资金建议继续等待,配置型资金可择机于价格低点逐步建仓。
黑色板块,螺纹钢方面,对于周内大幅反弹,从盘面利润扩大来看更多是限产所致,唐山地区高炉开工大幅回落,环保执行力度超出预期,导致市场对后续供应缩减的预期增强,目前尚难确定限产结束时间,因此影响或持续。而随着期货反弹,基差再次走低,因此追涨风险也在增大,3月依然是需求验证阶段,库存偏高之下,后续价格突破前高进一步上涨的前提是去库加快、现货主动上涨同时基差扩大,并带动期货走强,因此还是要看需求节奏,高位追涨仍需谨慎,建议等待回调多配机会、或在旺季需求更为明朗后入场交易,去库开启对5/10价差扩大较为有利,可短线参与。铁矿石方面,随着成材消费逐步进入旺季,铁矿需求端对价格后续仍有上行驱动。05合约交割临近,而盘面仍贴水现货较为明显,基差修复行情将支撑盘面价格进一步走强。操作上若后续环保限产不出现进一步升级,对中期铁矿价格不宜过分悲观,当前可依托下方60日均线进行逢低吸纳。
有色板块,铜方面,近日铜价高位回落,消费有所好转,本周国内社会库存增长0.63万吨,增速明显放缓。不过下游整体新增订单仍受到一定抑制,后续铜价将影响季节性需求旺季表现。总的来看,经历了2月快速大幅上行后回落,市场存在较大分歧,造成铜价高波动。全球仍处于经济复苏及通胀回升加快进程中,铜价上行趋势暂未证伪。建议仍以逢低买入操作为主,关注后续海外矿山生产干扰事件演化及国内消费表现。铝方面,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国内外终端需求都在持续恢复中,因此从基本面来看,并没有明显利空因素,未来铝价依然将维持较高位置运行。从盘面上看,主力05合约下方支撑位17000,预计围绕17500附近的争夺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建议可采取17000-17500之间高抛低吸的波段操作策略。期权上可以考虑卖出18000的深度虚值的看涨期权,以获取额外权利金收益。
农产品板块,油脂方面,我们建议在美豆价格跌破1400美分/蒲式耳之前,油脂交易仍以观望为主。在美豆价格大幅跌破1400美分/蒲式耳的情况下,可以入场轻仓做空三大油脂。生猪方面,猪价偏弱震荡运行,截止至12日,外三元全国现货均价28.1元/公斤,较上周下跌3.44%,猪肉批发价38元/公斤,较上周下跌1.48%。青松农牧数据显示,2月能繁母猪存栏量继12月下降2.61%、1月下降2.13%后继续下降3.38%,当前存栏水平下降至去年7月左右的水平,核心产能的损失不可逆,生猪预期价格仍然乐观,但是突破前高缺乏新的驱动力,大行情酝酿仍然需要等待题材出现,短期以宽幅震荡行情看待,操作上可背靠27000~27500元/吨一线布局多单。
2021年上半年,疫情对全球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的影响继续减弱,随着疫情风险消退,均进入强劲复苏中,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则维持超宽松的经济政策不变,促进经济的复苏。对于金融和商品市场而言,经济的强势复苏、超宽松的经济政策、通胀风险的显现、美元的弱势等因素,市场风险偏好高涨,大宗商品及股市等风险资产仍有上涨空间,抗通胀资产仍有上涨空间,当然难免出现小幅回调风险,应该选择超跌或逢低时加仓风险资产,谨慎长线做空。
重要事项: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源于公开资料,方正中期研究院对信息的准确性及完备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并不构成所述期货合约的买卖出价和征价,投资者据此作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不承担因根据本报告操作而导致的损失,敬请投资者注意可能存在的交易风险。本报告版权仅为方正中期研究院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布,如引用、转载、刊发,须注明出处为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
相关推荐
-
方正中期新能源产业链日度策略20250430
04.30 / 2025
-
国债期货日度策略20250430
04.30 / 2025
-
股指期货日度策略20250430
04.30 / 2025
-
方正中期有色金属日度策略20250430
04.30 / 2025
-
方正中期养殖油脂产业链日度策略报告20250430
04.30 /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