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仍无明显好转趋势 疫苗进展为关注焦点 ——2021年全球宏观经济展望(二)之疫情篇
12.04 / 2020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取代全球贸易争端,成为全球最核心的系统性风险,经济、贸易、金融甚至是政治等各领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2020年秋冬季的二次疫情比一次疫情更为严重,复苏的全球经济再度受到冲击,欧美等经济体经济或出现二次回落风险。2021年,随着疫苗的量产与广泛应用,叠加天气转暖利于疫情的防控,疫情将会出现明显好转,疫情在下半年则会进入尾声,因此需要重点关注疫苗的量产和分配问题,这对于经济、金融和商品市场都会形成较大的影响。
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防疫措施决定疫情进展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取代全球贸易争端,成为全球最核心的系统性风险,经济、贸易、金融甚至是政治等各领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疫情率先在中国爆发,中国政府采取严格的社交管控措施,2月中下旬新增确诊人数出现下降趋势,3月初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政府社交管控措施逐步放松,在疫情防控要求下复工复产持续推进。
3月上旬,疫情在伊朗和欧洲大爆发,欧洲方面意大利的疫情最为严重,法国、德国和英国疫情因防疫意识不足而后来者居上,随后欧洲主要经济体则采取了严格的社交管控措施,意大利、法国等主要经济体采取了“封城”以及“封国”的措施,在4月中下旬时,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欧洲主要经济体陆续放松社交管控措施。
3月下旬,美国疫情大爆发,单日确诊人数从1000余人直接升至4月初的3万余人,美国政府虽然采取一定的社交管控措施,但是美国民众的履行效果不佳,拒绝戴口罩以及社交集会等现象依然普遍,因气温转暖新增确诊人数出现小幅回落,但是疫情亦没有达到有效的控制。
5月中下旬,疫情核心逐步从欧美转移到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巴西疫情因为政府防疫不力而失控,新增确诊人数持续上升,到7月底时,新增确认人数达到7万人的顶峰,随后新增确诊人数逐步出现回落;印度疫情则是从5月初开始恶化,但是真正失控则是在5月中下旬,新增确诊人数直到9月中旬才达到接近10万的水平,随后新增确诊人数出现回落,但是依然严重。
一次疫情相继在中国、欧美和新兴市场爆发,疫情的防控程度与民众的配合程度则决定了疫情的发展轨迹。中国实施最为严格的防控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欧洲亦跟随中国的步伐实施严格的防疫防控措施,一次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后续的防疫措施不力为二次疫情埋下伏笔。美国政府防疫措施不力和民众的自由主义主导,美国疫情则是持续的恶化;巴西跟随美国的步伐,防疫措施不作为,从而使得本国疫情失控。印度因为人口密度大,医疗水平有限,疫情失控在所难免,且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故疫情的防控措施决定了一次疫情的发展,并且为二次疫情的进展与应对埋下伏笔。
图 1 海外疫情趋势走势图
数据来源:Wind、方正中期研究院
二、二次疫情如期爆发 仍无好转趋势
一次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之际,二次疫情开始了局部爆发,而欧洲二次疫情的全面爆发则是将二次疫情推向顶峰。6月中旬因进口冷链携带新冠病毒影响,北京新发地蔬菜批发市场爆发二次疫情,政府采取严格的社交管控措施,流调与全民进行核算检测,疫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并且新增确认认识最多时仅为36人,累积确诊亦不足200人,随后大连和新疆亦因为进口冷链影响出现小范围的疫情,得益于强有力的管控和防控措施,均得到有效控制,当前,天津、上海等地陆续有确诊病例出现,但是均能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控制,2021年年初不排除继续出现局部疫情的可能,但是大范围恶化的可能性很小,局部二次风险需要警惕,但是不必恐慌。
6月中下旬,社交管控措施的放松以及美国民众重启了正常的生活与工作,防疫意识下降,美国疫情再度恶化,新增确诊人数最高升至7月中旬的8万人,三季度末四季度初,疫情虽然有所好转,但是依然较为严重。
四季度来临,温度下降更有利于疫情的蔓延,已经放松社交管控措施的欧洲在三季度没有采取进一步的疫情防控措施,从而错过二次疫情防控的最佳期,10月初,欧洲二次疫情全面爆发,并且处于持续的恶化中,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荷兰等主要经济体疫情均全面恶化,特别是法国新增确诊人数最高时达到8万,欧洲新增确诊人数最高时达到近40万,疫情非常严重,各主要经济体则采取新一轮的社交管控措施以应对二次疫情的冲击,持续复苏的经济则再度恶化,当前,欧洲二次疫情虽然顶峰已过,但是依然较为严重。
图 1 欧洲国家-法国疫情趋势走势图
数据来源:Wind、方正中期研究院
二次疫情未结束之际,三次疫情来袭。美国政府防疫的不作为,美国大选集会无视社交距离的要求以及温度下降加快疫情蔓延,10月中下旬开始,美国三次疫情来袭,新增确诊人数持续上涨,新增确诊人数在11月中下旬已经达到20万,死亡人数亦维持在1000左右;疫情虽然严重,但是处于美国大选的关键期,政府更加的不作为,任疫情自由发展,在疫苗出现前,美国疫情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图 1 美国疫情趋势走势图
数据来源:Wind、方正中期研究院
二次疫情的爆发,再度冲击持续复苏的欧美经济体经济,当然冲击程度要弱于一次疫情的冲击,这与主要经济体一次疫情防控累积的经验有直接关系。对于欧洲而言,欧洲二次疫情较为严重,主要经济体再度实施不同程度的社交管控措施,经济回落在所难免,欧洲经济或出现二次回落的可能,经济双底趋势在所难免。对于美国而言,美国疫情持续恶化,二次疫情和三次疫情冲击经济,就业市场出现疲弱趋势;但是政府防疫措施有限,任其发展,对经济的冲击相较于脆弱的欧洲偏小,从近期美国宏观经济数据的强劲和韧性就可以看出,经济或接近环比零增长,但是再度大幅回落的可能性小。
三、多款疫苗进入三期临床试验期 2021年将会量产与接种
世卫组织数据显示,截至11月初,全球共有45支疫苗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中10支处于第三阶段临床试验;中国已于7月22日正式启动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国药集团目前共计接种了约6万名受试者,到2020年底,我国疫苗的产能预计能达到6.1亿剂。海外疫苗方面,Moderna已在10月获得了欧洲EMA的书面确认,证明该疫苗符合提交欧盟市场销售许可申请的资格,预计将在12月份向美国FDA提交其候选疫苗的紧急使用权(EUA)申请。Moderna计划在今年年底前生产 2000 万剂疫苗,并在 2021年生产5-10 亿剂疫苗;辉瑞和BioNTech合作研发的新冠疫苗预计在12月份获得紧急使用权,如果申请成功,该疫苗可能在今年年底在美国上市,辉瑞已与美国政府签署协定,为后者提供1亿剂疫苗;辉瑞和BioNTech与欧盟协议提供2亿剂疫苗。2021年底,辉瑞和BioNTech将有能力在世界范围内生产13亿剂疫苗。阿斯利康也已重启疫苗研发过程,此前阿斯利康已签署协议,为美国、英国等实体提供7亿剂疫苗,为欧洲四国提供4亿剂疫苗,为印度等中低收入国家提供10亿剂疫苗。
图 1 全球新冠疫情进展与产能统计
数据来源:富途牛牛、方正中期研究院
四、疫情风险仍然存在 2021年将会接近尾声
当前,欧洲二次疫情依然严重,美国三次疫情持续恶化,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疫情好转趋势仍不明显,国内二次疫情风险依然存在。2020年剩余时间以及2021年初,天气寒冷利于疫情的传播,疫情不会出现明显好转趋势,将会继续影响经济。
2021年二季度,随着疫苗(国内疫苗、辉瑞疫苗、阿斯利康疫苗等)的量产与广泛应用,叠加天气转暖利于疫情的防控,疫情将会出现明显好转趋势,疫情在下半年则会进入尾声,历时两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亦将会过去。当然疫情的大幅好转,与疫苗的问世、量产和分配等问题密切相关,疫苗的大量使用是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尾声的关键。当前,国内外主要疫苗均处于3期临床试验中,年底通过可能性大,年底将会小范围的接种,2021年初则会实现量产,因此需要重点关注疫苗的量产和分配问题。当然疫苗大范围接种后,并不意味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结束,而是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得到有效防治,不排除新冠肺炎如同流感一般,与人类长期并存的可能。
五、后疫情时代疫情和疫苗风险仍需思考
虽然在即将来临的2021年,疫情会因为疫苗的的量产和广泛接种而出现明显好转,但是疫情好转趋势的明显迹象是何时,疫情仅仅是好转还是彻底被有效防控仍然值得思考,疫苗量产并接种的时间、规模以及有效性等均需要深入思考,这将会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速度和幅度;另外,疫苗是有成本的商品,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那么对于经济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民众能否有机会接种疫苗,这才真正决定了疫情的有效控制与否。若疫苗无法得到彻底的有效控制,那么对于经济的冲击将会长期存在,对生命安全的威胁长期存在。故虽然2021年疫情会因为疫苗的广泛使用而出现大幅好转,经济将会持续复苏,但是仍然要警惕后疫情时代的疫情和疫苗风险。
重要事项: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源于公开资料,仅作参考之用。方正中期研究院力求准确可靠,但对于信息的准确性及完备性不作任何保证,不管在何种情况下,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或需要,不能当作购买或出售报告中所提及的商品的依据。本报告未经方正中期研究院许可,不得转给其他人员,且任何引用、转载以及向第三方传播的行为均可能承担法律责任,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不承担因根据本报告操作而导致的损失,敬请投资者注意可能存在的交易风险。本报告版权归方正中期所有。
相关推荐
-
国债期货日度策略20250808
08.08 / 2025
-
股指期货日度策略20250808
08.08 / 2025
-
方正中期有色金属日度策略20250808
08.08 / 2025
-
方正中期养殖油脂产业链日度策略报告20250808
08.08 / 2025
-
方正中期新能源产业链日度策略20250808
08.08 / 202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