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进展扰动商品市场 风险资产上涨空间仍存


一、 海外疫情依然在恶化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恶化:截止到11月16日,海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突破5500万例,累计死亡接近132万例。其中,美国确诊病例接近1200万例,死亡突破25万例。欧洲二次疫情全面爆发持续恶化,欧洲累计确诊突破1400万,单日新增确诊依然在30万左右,意大利新增确诊人数依然在4万以上,法国、英国、俄罗斯、德国、比利时等国新增确诊均在2万以上,不断刷新新高;法国最高确诊人数突破8万,接近9万人。
分国家来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恶化,反正呈现持续恶化的趋势。中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然二次疫情风险仍存;欧洲二次疫情全面爆发,法国最高单日确诊人数达到8万以上,接近9万人,意大利新增确诊人数依然在4万人,西班牙、英国、德国、波兰等国新增确诊人数达到2万以上,欧洲整体新增确诊达到30万以上,再度成为核心风险点,当前疫情蔓延的速度有减缓的趋势;美国三次疫情来临,新增确诊人数接近20万,持续冲击经济,经济复苏将会受到冲击;巴西、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疫情严重,特别是印度和巴西,疫情失控且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短时间内,全球疫情依然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二次疫情风险显现,经济冲击依然存在。
后疫情时代,美国疫情仍在恶化,没有明显的好转迹象,欧洲二次疫情全面爆发,已经成为当前核心风险点,新兴市场和非洲疫情出现好转的迹象,二次疫情风险仍需警惕。当然要重点关注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发进展,一旦取得突破,那么疫情风险将会获得极大的降低。
二、 全球宏观经济分析
(一) 美国10月CPI意外下滑 然通胀持续上升之势不变
美国10月季调后CPI月率录得零增长,未季调CPI年率亦录得1.2%,整体通胀较预期和前值表现疲弱。剔除价格易波动的食品和能源部分,美国10月未季调核心CPI月率亦录得零增长,核心CPI指数同比上涨1.6%,核心通胀表现亦出现回落。整体来看,尽管此前通胀随着美国经济持续复苏而企稳,然而二次和三次疫情继续冲击需求,导致10月通胀表现不及预期和前值,仍处于低位,因经济复苏和超低的利率,通胀继续大幅回落的可能性很小;考虑到虽然制造业仍在持续的复苏,然美国服务业活动依然疲弱,通胀全面加速的风险亦相对较低。随着美国大选临近尾声,美国新任政府加大防疫管控措施,叠加疫苗的进展和新一轮的财政刺激措施的逐步来临,2021年初,美国需求将会持续好转,美国通胀同比方面则是持续的小幅回升。
数据来源:WIND 方正中期期货
(二) 三大央行行长对疫苗进展持谨慎态度,重申经济面临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英国央行行长贝利均在欧洲央行的央行论坛发表讲话,三大央行行长对于疫苗进展持谨慎态度,对经济的影响有限,重申经济面临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并且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会持续。鲍威尔表示,美国复苏速度比预期要快,但所面临的风险正在上升,美国经济未来数月仍面临挑战。疫苗对中期发展来说是个好消息,但疫苗何时推出、全面生产、如何分配等问题上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目前评估其对经济的影响还为时过早。拉加德表示,新冠疫情对欧元区已造成极不寻常的经济衰退,经济复苏前景可能不稳定;疫苗虽降低了不确定性,但不想对疫苗进展过于乐观的观点。贝利也对疫苗的积极影响持谨慎态度,并且表示有关英国与欧盟未来关系的更多信息可能会影响12月会议上采取政策行动的可能性;关于负利率何时可用,央行没有确定的日程表。我们认为疫苗的进展只是影响了市场情绪,对于经济复苏暂时没有实质性影响,应该重点关注疫苗的问世、量产等问题。
(三) 白宫考虑退出刺激计划谈判,新一轮刺激法案进展再现困境
据媒体报道,特朗普政府正在退出刺激计划的谈判,留给参议院共和党领导人McConnell和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去谈判。未来,白宫可能会在针对疫情的救助计划的细节上征求共和党议员们的意见,而不会在谈判上发挥牵头作用;只有当不得不彻底重启谈判时,白宫才可能会介入谈判。此举大大降低了在明年1月之前为美国经济提供新的万亿美元刺激方案的可能性,对于新政府而言亦形成障碍,不利于经济的刺激和疫情防控的推进,对于黄金而言亦短暂形成利空。但是新任政府上台后必然会出台新的刺激法案,重点关注刺激法案的规模。
(四)中国经济数据分析
国内方面,周内数据显示,10月新增贷款弱于预期,社融基本符合预期。主要是政府、居民和企业中长期融资拖累。数据表明实体经济流动性开始下降。广义社融增速斜率正在放缓,M2增速也有所回落。央行宽松结束后,信用扩张步伐也开始放慢。目前信用收紧主要集中在居民部门,企业尚未受到显著影响,短期内可保持谨慎乐观。预计未来产出端仍将维持增长,但增长斜率将会进一步放慢。另一项数据显示,10月汽车销售继续复苏,广义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增长8%,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增长1倍以上。国务院称将更大激发市场活力,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财政部要求地方财政部门严防地方债偿付风险,优化地方债期限结构。此外,本周央行净投放流动性2300亿元,下周政策焦点将在MLF续作数量方面。央行同时表达对经济的乐观和退出刺激的态度,货币政策仍边际中性或偏紧。总体上看,国内经济保持复苏态势,但是宽信用的步伐已经开始放慢,关注未来信用扩张速度回落的时间点,以判断经济冲顶后的拐点。
三、 海外金融市场变化及资产配置
美元指数方面,风险偏好反弹提振了美国股市、打击了美国国债和美元,美元指数跌了0.26%至92.73,接近当天的低点,然全周仍保持0.47%的涨幅;短期内,因刺激法案的困境、疫情影响以及政治不确定性影响提振美元需求,美元仍有小幅反弹的空间,反弹的幅度有限,中长期来看,超宽松经济政策、超低利率和新的货币政策框架,美国政治分化严重,美元信用体系亦受到冲击,美元长期震荡走弱的趋势依旧,将会在90-94.7区间震荡走弱;2021年不排除跌破90的可能。
欧元方面,市场对脱欧谈判持乐观态度,欧元兑美元继续涨0.26%至1.1837;脱欧谈判困境和二次疫情冲击,如果英欧关系和疫情继续恶化的话,欧元短期内仍有走弱的趋势,关注1.163强支撑。如果疫情和脱欧谈判出现明显进展,叠加美元的弱势,欧元仍有进一步上探1.2的可能,脱欧进展前将会在1.16-1.2之间盘整。
英镑方面,市场对脱欧谈判持乐观态度,英镑兑美元一度涨0.63%至1.3201,随后回吐涨幅至1.3190。美元弱势情况下,二次疫情和脱欧谈判出现向好,英镑则会涨破1.32,或再次上探1.35;若脱欧谈判依然艰难,疫情依然严峻,英镑则会在1.3下方震荡调整,关注1.27支撑位。
日元方面,美元兑日元全周收涨1.24%,是6月5日以来最大周涨幅,但周五下跌0.48%至104.63附近;仍然看涨避险日元,美元弱势且避险需求上涨情况下,日元若有效突破104关口,不排除上探102的可能;避险需求依然存在,长期依然看涨日元等避险货币资产。
人民币方面,中国经济数据表现强劲,内外经济基本面持续分化,人民币持续升值;美国大选临近尾声,贸易争端有缓和趋势,人民币持续上涨至6.5486,随后小幅回落。周五链人民币继续上涨0.35%至6.5943,人民币长期上涨趋势不变,依然建议逐步做多。中国经济复苏依然比较强势,美欧经济和疫情都是外汇的拖累项从而助涨人民币,外资持续加大国内资产的持仓从而形成较大的资金需求,不管是经济基本面还是外汇市场供需,这些因素都推动人民币持续上涨,所以长期人民币还是继续走强;近期依然维持偏强走势,下一支撑位为6.4,强支撑位为6.23;警惕贸易再度恶化风险和二次疫情风险。
四季度,全球进入后疫情时代,二次疫情危机、贸易争端、逆全球化危机、债务危机、地缘政治危机以及滞胀危机等新风险点将会陆续出现,市场风险情绪仍将会大幅波动,叠加全球央行大放水等诸多宏观因素影响,避险资产不断刷新新高,仍有进一步上涨的趋势,故黄金价格的回调均是买入的良机。
四、国内期货市场分析与前瞻
能化板块,受疫情影响,上周IEA、OPEC月报均对原油需求预期进行了下调, IEA认为,全球石油需求得要到明年稍晚才有可能受到新冠疫苗问世的大幅提振,该观点可能抑制油价自本周早前疫苗取得进展消息以来的涨势。近期产油国不断释放推迟增产的信号,预计会将于明年一季度到期的减产协议延长3-6个月。上周EIA数据显示,截至11月6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增加427.8万桶,汽油库存下降230万桶,馏分油库存锐减540万桶,美国国内原油产量持稳于1050万桶/日。整体来看,随着疫苗利好消退,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下降,而欧美疫情带来的需求下降持续冲击市场,当前SC原油盘面上方遭遇均线阻力,预计将承压回调。
金融板块,上证指数周内再度冲高回落,周线技术指标变动不一,跌穿3326点之后,可关注3286点和3250点支撑,关键支撑仍位于3200点至3152点缺口,短线压力位置需继续关注3390点,以及3458点和3500点至3587点的中期压力带,方向依然有待选择。长线来看,上行的格局不变,继续维持宽幅震荡、底部逐渐抬升的观点,2700点和4500点附近分别是长线支撑和压力。国债方面,从近期国债期货市场表现来看,国债期货三品种面临展期,目前IRR水平高位,期现基差水平持续偏低,移仓过程可能有别于历次空头先移仓的规律,跨期价差可能先下降后上行。方向性交易上我们对于阶段性行情继续以反弹对待,操作上可继续逢低买入。
黑色板块,需求季节性走弱正常在12月,市场对11月需求偏乐观,因此月中之后去库或逐步放缓,现货压力也将逐步增加,特别是价格涨至年内高点后,因此对现货企业建议利用当前需求降低库存。01合约过去两年均是在现货调整中震荡走高修复贴水,今年基差偏低,因此若现货开始走低,01面临的压力会大于过去两年,18和19年北京现货在12月分别跌至3700和3600元,因此今年成本支撑偏强。对于05合约,其交易逻辑可能重回预期,当前地产利空并未结束,市场对年后需求谨慎,同时考虑冬储博弈问题,因此05合约并不乐观。当前建议持有正套,后期在去库明显放缓后,逐步平多01合约,持有05空单。铁矿石方面,铁矿现货价格在冬储补库预期的支撑下将维持坚挺,进入11月下旬后盘面有望开始基差修复行情,当前操作应以逢低吸纳策略为主,但上方850一线有较强的压制力度。
有色板块,铜方面,供应方面延续此前预期,预计供需呈现双升局面,供应增速略高于需求增速。本周国内库存继续回落,上期所库存减少13372吨至117949吨。技术上伦铜仍处于震荡上行趋势,关注能否站稳7000。由于人民币显著走强,令沪铜表现弱于伦铜,暂以偏强震荡思路对待,上方压力位52500。铝方面,从基本面上来看,整体变化不大,下游需求依然良好。铝加工开工率方面,铝型材铝合金方面环比上升,而铝板带和铝线缆方面则是环比下滑的局面。上游方面,氧化铝价格持续较低位置运行,对电解铝成本端的影响也相对弱化。终端方面汽车及光伏等板块需求较旺盛,传导至下游产品则以原再生及汽车板订单饱满,反观建材及线缆等行业相对偏弱,前者受制于资金,后者受累于国网招标现缺口。供给端供应依然在不断增加,新增产能投产加快,每月原铝产量增速也持续扩大。临近交割,短期市场情绪发酵,盘面走势较强,下周沪铝存在一定的回调需求。操作上建议远月逢高布局空单,12合约上方压力位15700。
整体来看,2020年四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将会继续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全球经济深度衰退难以避免,下半年则会进入先强后弱的弱复苏模式,欧美等主要央行将会深化量化宽松政策。全球进入后疫情时代,二次疫情危机、贸易争端、逆全球化危机、债务危机、地缘政治危机以及滞胀危机等新风险点将会陆续出现,市场风险情绪仍将会大幅波动,叠加全球央行大放水等诸多宏观因素影响,避险资产仍有进一步上涨的趋势,后市避险黄金仍有突破前高的可能。大宗商品及股市等风险资产持续性上涨,难免出现小幅回调风险,应该选择超跌或逢低时加仓风险资产。
重要事项: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源于公开资料,方正中期研究院对信息的准确性及完备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并不构成所述期货合约的买卖出价和征价,投资者据此作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不承担因根据本报告操作而导致的损失,敬请投资者注意可能存在的交易风险。本报告版权仅为方正中期研究院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布,如引用、转载、刊发,须注明出处为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
相关推荐
-
方正中期新能源产业链日度策略20250430
04.30 / 2025
-
国债期货日度策略20250430
04.30 / 2025
-
股指期货日度策略20250430
04.30 / 2025
-
方正中期有色金属日度策略20250430
04.30 / 2025
-
方正中期养殖油脂产业链日度策略报告20250430
04.30 /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