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加息超预期 印度卢比结算令将难以起效


一、国内经济解读
国内方面,本周未公布重要经济数据。央行通过逆回购操作小幅净投放130亿元流动性,短端资金利率维持低位。同时1年期和5年期LPR报价均维持不变。国务院总理称不会为增长目标出台大规模刺激,稳增长政策还有空间,地方专项债以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将形成实物工作量并拉动就业和消费。有数据显示近期断供房地产项目大幅增加。对于近期房地产市场面临的主要风险,监管部门考虑给购房者还贷缓冲期,银行将暂停追溯停付房贷,缓冲期内购房者征信不受影响。银保监会、央行、住建部等支持地方推进“保交楼”工作,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严防类信贷“影子银行”反弹回潮。资本市场方面,上海科创板周五集中解禁,同时中证1000指数期货、期权开始交易。总体上看,国内经济仍处于修复上行阶段,但是多项高频数据显示斜率较6月有所放慢。房地产、7月产出仍是短期市场关注需求、供给两方面焦点。
风险事件方面,近期国内零星疫情继续出现,并且对金融市场尤其是股市等风险资产价格波动带来负面影响。但对经济系统性影响暂时有限,需要持续关注。美国总统拜登表示近期可能与中国国家主席通话,双方可能讨论美国众议长访台问题。地缘政治风险仍需关注。
二、全球宏观经济分析
(一)通胀续创新高致欧洲央行超预期加息
1、欧元区通胀续创历史新高
7月19日欧盟统计局公布欧元区6月CPI同比增速为8.6%,大幅高于前值8.1%,续创历史新高;环比增速录得0.8%,与前值相同。
具体至分项来看,能源依然是拉动欧元区通胀最关键的因素,6月能源CPI同比增速达到42%。欧盟在第五轮和第六轮对俄制裁中分别涉及到了煤炭和石油领域,并且俄罗斯切断了部分未采取卢布结算欧盟国家的天然气供应,导致欧洲能源危机加剧。欧元区的电力、燃气、液体燃料、固体燃料、热能五大能源板块CPI分别同比上涨32.8%、51.6%、88.5%、25.8%、32.9%。6月食物CPI同比增速录得10.7%,是拉动欧元区通胀第三大因素。乌克兰被誉为欧洲粮仓,但是黑海被封锁之后,多达2500万吨小麦、玉米等谷物滞留乌克兰。同时,俄罗斯的化肥和粮食受到制裁,从而导致欧洲食品价格不断攀升。剔除能源和食品两大板块,欧元区6月核心CPI同比和环比增速分别录得3.7%和0.2%,均低于前值。其中,交通运输CPI同比和环比增速录得14.4%和1.1%,是拉动欧元区通胀的第二大因素。随着绝大多数欧洲国家解除了所有与疫情相关的入境限制措施,欧洲对于交通需求持续回暖,车辆购置价格同比增长7.7%,航空机票价格同比上涨31%。另外,“家具和家用设备”与“娱乐文化”两大板块CPI同比增速分别录得6.5%和4.4%。
7月以来,欧洲物价依然维持高位,并且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元区国家均爆发了码头工人和火车司机罢工事件,引发供应链危机,此外欧盟将于8月1日正式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煤炭,以上情况都将加剧通胀。7-8月欧元区CPI同比增速有可能续创历史新高。不过,本周有多条缓和消息传出。能源方面,7月21日“北溪-1”在技术检修10天之后重启,美欧正在商议对俄油设置价格上限,利比亚将在未来半个月内将石油产量从40万桶/日提升至120万桶/日。粮食方面,7月22日俄罗斯、乌克兰分别与联合国和土耳其签署粮食协议,恢复乌克兰谷物从敖德萨等三大港口出运,允许俄罗斯粮食和化肥出口,但在7月23日敖德萨港又遭到导弹袭击,再度蒙上阴影。
2、欧洲央行超预期加息
就在欧盟公布CPI数据之后的第三日,欧洲央行在7月21日议息会议中将三大利率均上调50BP,分别将基准利率从0%提升至0.5%,将隔夜存款利率从-0.5%提升至0%,将隔夜贷款利率从0.25%提升至0.75%。这是近11年以来欧洲央行首次加息。
欧洲央行在首轮就加息50BP略超市场预期,足以可见欧元区当前通胀的严峻局势,此外欧元兑美元一度跌破1:1大关,促使欧洲央行要采取更为激进的货币政策来提振欧元。当日,欧元兑美元日涨幅为0.47%。不过,加快货币收紧步伐将进一步打击正处于滞涨阶段的欧元区经济。7月欧元区综合PMI录得49.4,自2021年3月以来首次跌破荣枯线。其中,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分别录得49.6和50.6,均出现连续数月下跌。7月欧元区Sentix投资信心指数录得-26.4,创近10年新低;7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录得-27,续创历史新低;6月经济景气指数录得104,创去年4月以来新低。
总体来看,当前虽有利好消息传出,但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不足以改变欧洲通胀高企的现状,下半年欧元区通胀将继续维持高位。欧洲央行有可能效仿美联储“先抗通胀,后稳经济”的策略,在下半年保持鹰派的加息政策。当前欧洲政局动荡,意大利总理德拉吉于7月21日宣布辞任,这是继英国首相约翰逊之后第二位宣布辞职的欧洲主要国家领导人。世界银行在6月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中将今年欧元区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2.5%,欧元区经济正处于滞涨阶段,未来衰退风险不断加剧,届时失业率会出现反弹,居民可支配收入将会减少,消费热情会被削弱,经济边际增速不断下滑。今年欧元区实际经济增速将有可能低于世界银行2.5%的预期。
(二)印度卢比结算令将难以起效
7月11日印度央行推出国际贸易的卢比结算制度,并宣布立即起效。印度央行指出印度进口商应根据海外卖方的供应发票以卢比付款,印度出口商应从伙伴国代理银行指定的特别账户中以卢比取得出口收益,印度和贸易伙伴国家之间的货币汇率可由市场决定。这是继俄罗斯于今年4月1日推出“卢布结算令”后,又一个要求必须以本国货币进行外贸结算的主权国家。并且,印度版的“卢比结算令”有过之而无不及,俄罗斯的“卢布结算令”目前仅针对天然气,而印度的“卢比结算令”是针对所有进出口商品。
印度在此时冒着“挑战美元霸权”的风险,强行推出“卢比结算令”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考量:其一,稳定汇率。从去年5月底开始,美元兑卢比就进入到了上升通道,尤其今年4月之后升值加速,从4月5日的75.3100不断攀升至7月14日的80.2100,两个半月期间升值幅度达到6.5%。今年以来尤其是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卢布兑美元也出现大幅贬值,但是自从普京推出“卢布结算令”之后,卢布兑美元汇率就持续走强,一度创近7年来新高。因此,莫迪政府的此项措施多少有些效仿俄罗斯模式。其二,稳定外汇储备。二季度起,印度贸易赤字持续扩大,6月进一步扩大至261.7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相比去年同期扩大173%。赤字扩大导致印度的外汇储备持续下降,4月印度外汇储备录得5967亿美元,自去年6月以来首次跌破6000亿美元,经常账户赤字占GDP的比例可能在本财年底达3%。采用卢比结算可以减少外汇支出。其三,维持与俄罗斯的贸易外来。自从俄罗斯被剔除SWIFT体系之后,印度和俄罗斯之间就无法再使用美元和欧元甚至英镑和日元进行货币结算。印度非常重视与俄罗斯的贸易,2021年双边贸易额录得135.6亿美元,并且希望在2025年将双边贸易额提升至300亿美元。印度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度很高,尤其在俄罗斯被制裁之后,印度低价进口了大量俄罗斯的石油和煤炭,并且印度对俄罗斯的黄金、军事装备需求同样很高。俄罗斯主要从印度进口纺织原料以及医药产品等。“卢比结算令”可以绕过美元制裁,维持于俄罗斯及其他被美国制裁国家的贸易往来。其四,美元超发。美国第五轮量化宽松从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25个月期间合计新增季调M2量录得6.35万亿美元,相当于此前10年的发行量。美国通胀创近41年新高,导致美元实际购买力大幅缩水,存储美元将被美联储收割大量的“铸币税”。
不过,一国主权货币之所以能得到世界认可主要得益于该国强大的国家信誉或者不可替代的商品,而非一纸行政命令就能达到的。从国家信誉角度来看,美元、欧元、日元、英镑是全球重要的结算和储备货币,这与国家实力有着直接关系。以2022年一季度季调GDP为例,美国位居首位,欧元区、日本和英国分列3-5位,均属于发达经济体。虽然印度位居全球第六大经济体,但是印度属于发展中经济体,今年一季度人均GDP仅为384美元,总体经济实力较为脆弱,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因素,这将导致卢比汇率波动剧烈。如果国家经济实力一般,但是若有不可或缺的商品,那么其他国家也只能被迫接受该国的货币结算制度,比如说当下的俄罗斯。虽然欧洲国家一度坚决抵制“卢布结算令”,但是欧洲对于俄罗斯能源尤其天然气的依赖度十分高,并且很难找到其他国家替代,所以只能接受俄方的“卢布结算令”。印度主要出口商品以纺织品、珠宝、机械产品、化工产品、皮革、手工艺品、矿石、粮食等,其中很多商品的可替代性极强,中国和东盟都能提供钢铁、化工和纺织品等重轻工业产品,澳洲、南美和北美是全球矿石和粮食出口中心,部分商品如珠宝和黄金虽然较为稀缺,但并非生活必需品。中国被誉为“世界工厂”都不曾强制采取人民币结算制度,更不用说印度。
因此,7月11日印度央行宣布“卢比结算令”之后,国际市场并不买账,7月11日至7月22日期间美元兑卢比累计升值0.69%。近期印度最大的水泥制造商超科集团向俄罗斯西伯利亚煤炭能源公司购买了15.7万吨煤炭,采取人民币结算,可见卢布和卢比并未得到两国贸易商认可。总体来看,“卢比结算令”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印度一直谋求成为世界大国,本币结算契合印度长期以来的民族情绪,同时似乎也能部分解决当下印度面临的难题。但是,由于经济发展尚处于发展中阶段并且缺乏替代性较低的出口商品,所以印度版的“卢比结算令”注定虎头蛇尾。
三、国内期货市场分析与前瞻
石油化工板块:本周市场担忧宏观衰退风险情绪有所趋缓,原油价格止跌反弹,多数能化品种跟随油价集体走高。周内,拜登到访沙特并未就增产明确表态,供应短期趋紧仍存,支撑油价反弹走高,但是欧洲央行宣布加息50个基点,加之美联储议息会议召开在即,市场担忧宏观衰退逻辑仍存,预计油价延续弱势运行。其他化工品,如沥青、LPG、苯乙烯、聚烯烃和聚酯产业链化工品种,均受需求不佳影响,导致价格上行动能不足,绝对价格跟随成本端波动为主,预计价格延续弱势运行。
煤化工板块:煤化工板块整体止跌,重心企稳震荡走高,下游产品表现略强于煤炭短。焦煤焦炭仍有所下探,动力煤缺乏流动性。煤化工产品中,纯碱、PVC横向延伸,甲醇逐步上移,而尿素则先涨后跌。焦煤供应端存改善预期,期价上行动能偏弱,目前盘面贴水较大,09合约临近交割基差有望收敛,操作上高位空单逢低逐步止盈离场。焦炭期价开始逐步回归现货逻辑,短期继续向下的空间有限,操作上高位空单逢低逐步止盈离场。正处于高温检修季,纯碱装置开工率回落正在兑现,低位买入套保是比高基差点价买入纯碱更为优先的选择。高温淡季阶段,PVC供需关系偏弱,难以启动去库存,短期重心在6000-6530区间内波动,波段操作为宜。甲醇市场供需均有所走弱,基本面仍缺乏利好刺激,短期盘面为反弹行情,短线试多关注2500关口压力位,从周线看主力合约已经向下破位,性淡季累库阶段,甲醇大趋势仍偏空。夏储肥抛储影响库存,尿素企业库存开始加速增加,印标落地提振市场,内外价差驱动有望增强。市场情绪尚需时间扭转,短线向下测试2050-2130区间支撑。
金融期货板块:近期国内经济数据公布后市场处于数据真空期,市场对于国内经济修复路径仍然存在较大分歧,尤其是近期国内信用风险事件频发,国内政策环境则保持宽松。近期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规模维持低位,但目前银行体系资金仍然充裕,货币市场资金利率仍处于较低位置运行,周内LPR报价利率保持不变。欧美通胀数据再创新高,本周日本央行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1%,将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目标维持在0%附近,符合市场预期。欧洲央行宣布将三大关键利率均上调50个基点,这也是欧洲央行11年来的首次加息,并结束了欧元区的负利率时代,欧元走强,欧元区主要国家收益率均上涨,美元指数高位回落,美债收益率走低。金融期货和期权市场,股指期货:主要指数多有走弱,暂时维持弱势震荡对待,尤其是IF和IH,但中期IF和IH多头持仓方向不变,IC和IM相对强势,以横向震荡对待,采取高抛低吸短线操作策略。期现套利方面,IC、IM远端反套空间分别在6%和10%附近,资金成本合适可参与,贴水方向仍为收窄。跨品种方面,预计IH/IC和IH/IM比价和价差短期维持低位震荡,暂认为中长期趋势为上行,可继续择机做多上述比价。国债期货:目前国债期货价格已经反弹至区间上沿,预计市场收益率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短期突破难度较大。建议交易性资金以震荡思路操作,持仓机构可适当于价格高位进行空头对冲或久期管理。股票和股指期权:波动率维持偏高位置,波动率后期有望维持震荡的走势,中期以做空波动率策略为主,或短期卖出近月认购期权。商品期权:大宗商品表现仍相对弱势,策略上建议还是以防御性策略为主。短线则可关注日内和日间的Gamma机会。抄底的投资者建议使用期权工具,并严格控制仓位。
黑色建材板块:本周黑色商品止跌反弹,wind煤焦钢矿指数上涨5.5%,收于646.8。市场在经历持续下跌后,黑色商品估值基本跌至近两年最低位,主要品种除焦煤外,其他已回到边际成本线附近或以下,钢材、焦炭已持续亏损。钢厂减产增加,钢材产量大幅下降,特别是螺纹,伴随大厂开始减产,预计热卷产量也将回落。需求方面,受到淡季和疫情影响,短期无起色,后续在基建带动下有好转可能,但房地产的弱势仍是钢材需求回升的最大阻力。钢材库存持续减少,逆季节性降库使当前库存量已低于过去两年同期,但仍高于其他年份,炉料端,高炉开工率和铁水产量回落后,原料需求下降,供应相对问题,铁矿持续累库。整体看,短期在宏观利空减弱后,黑色超跌反弹,但终端需求还未见好转,因此继续走升的空间比较有限,短期以底部震荡为主。
有色金属板块:【有色金属】本周有色金属下行后出现不同程度修复反弹,镍涨幅相对居前。美元指数自109上方回落至107以内,美联储激进加息预期弱化,通胀压力下欧洲央行加息超预期,欧元自低位反弹,美元高位回调,有色金属修复反弹。国内经济呈现修复迹象,疫情防控反复,房地产行业问题有待解决,国内稳经济预计不会采取大规模放水等手段。铜供应端,下半年矿将加速释放,冶炼企业也在矿端宽松、副产品和加工费维持高位的背景下积极开工,为市场带来进一步压力。需求端,近期铜材、线缆开工较6月份有所改善,但仍不及往年同期水平,而且本土疫情频发也进一步打击消费预期,未来铜价仍是宏观因素主导,未来进一步加息并引发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在提高,而7月FOMC议息会议也临近,不确定性下铜价料回归宽幅震荡行情,阻力位在58000,下方关注前期平台52000,操作上建议控制仓位、严格止损,或根据自身风险敞口买入虚值期权进行保护。锌供应端,因欧洲天然气管道北溪1号恢复供应,断供忧虑缓解之下天然气价格大幅回落,意味着短期欧洲成本支撑也进一步削弱,下游方面,市场面临强预期与弱现实的矛盾,国内进入消费淡季,而近期本土疫情突发、地产前景不明等问题削弱复苏预期,锌价可能回归宽幅震荡行情,建议前期低位多单暂且退场,整体上控制仓位、严格止损。铝供给趋增,产能释放,需求端则将进入传统淡季,部分企业已计划放假,需求端难见利好,现货市场成交也普遍贴水。出口方面,由于沪铝比值快速回升,出口盈利空间有所收窄,且原铝进口窗口未来或将打开。另外国外需求较差也造成了出口型企业订单数量减少。库存方面,社会库存较上周有所下滑,目前沪铝盘面受宏观情绪影响短期反弹,且横盘整理,未来或将再度走弱,建议企业进行库存保值,铝08合约上方压力位20000,下方第一支撑位17000。期权方面,建议可以卖出深度虚值期权以赚取额外权利金收益。沪镍领涨有色,周度涨幅超15%,镍生铁国内减产,进口环比下降,近期价格趋稳,对镍价形成底部支撑,但不锈钢需求不佳近期继续有累库,硫酸镍价格重心略偏弱,镍豆溶解经济性有所改善但需求依然不佳,电解镍进口到货有限,继续去库存,LME镍库存也降至6万吨附近,国内镍升水震荡偏强,镍价在宏观情绪好转后因期货超跌,现货偏强修复反弹至160000元上方,近期关注17万元反弹压力突破意愿,后续继续关注美联储加息节奏变化和美元指数走势,短多长空思路延续。锡供给方面,国内锡冶炼厂6月中开始集中检修,涉及产能超过国内9成,8月预计集中复产,月差8月较弱。5月精炼锡进口量惯性放量,6月预计明显回落。需求方面,不同行业表现差异较大,光伏行业保持高增速,锡焊料企业出口订单减少,且国内淡季效应显现,下降幅度超市场预期,库存方面,交易所库存小幅减少,smm社会库存环比小幅去库,对锡价形成一定支撑,锡价当前底部有所企稳,但是筑底过程依然没有完成,关注18万支撑强度。铅自低位反弹,但总体仍在宽幅震荡区间内反复波动,近期反弹后持货商出货积极性向好,而散单市场交投活跃度下降。供给端,7月原生铅与再生铅整体供应环比预增3-4万吨,而铅精矿部分进口矿加工费更是再次出现下降趋势,与此同时国内废电瓶价格出现下跌势头,再生铅成本线下移,给予铅价运行带来较大风险,消费端,7月铅蓄电池市场处于淡旺季过渡期,加之疫情后市场缓慢复苏,企业开工率随之上升,但其好转程度不如供应增速。库存阶段有下滑。铅预期将继续在14700-15300之间震荡整理为主。
贵金属板块:美联储加速收紧货币政策与经济衰退逻辑继续影响贵金属走势。美国零售数据表现强劲,美国经济衰退交易逻辑略有降温,大宗商品出现反弹;美联储官员淡化美联储7月加息100BP的预期,降低了美联储加息预期对市场的影响;欧洲央行超预期加息50个基点,欧元走强利空美元指数,叠加欧洲经济衰退预期担忧升温助力贵金属触底反弹;贵金属连续下跌后于本周趋于稳定,伦敦金现盘中跌破1700美元/盎司后再度回到1700美元/盎司上方,白银亦小幅反弹。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步伐、经济衰退担忧和地缘政治局势进展继续主导贵金属行情;超鹰派转向、局势向好和经济依然强劲利空贵金属,反之则形成利多影响。政策收紧预期对贵金属形成利空影响,大宗商品弱势引发恐慌亦拖累贵金属行情。政策加速收紧预期逐步被计价,经济衰退担忧加剧,避险需求增加,连续下跌的贵金属短期反弹,但是整体弱势行情暂时未改;白银因经济衰退和有色板块走弱表现继续弱于黄金。
饲料养殖板块:本周饲料端整体表现偏弱。高通胀背景下的加息周期持续抑制大宗下行,美玉米及美豆均表现不佳,带动内盘走弱。黑海贸易松动,后期有望增加谷物出口,缓解全球谷物偏紧态势。目前饲料端豆菜粕及玉米均保持偏空思路,空单考虑继续持有,但受天气影响短期或有反复,注意资金管理。养殖端表现同样偏弱。官方提示生猪产能处于合理区间,猪价不具备大涨基础,目前猪粮比价接近9的预警线。建议参考现货季节性规律持有空09多11套利操作。近期关注仔猪价格对产能的印证情况以及国家调控政策。鸡蛋基本面在7月份可能逐步转为供需双强,蔬菜等生鲜品供给旺季逐步过境,全国逐步入伏,蛋鸡产蛋率环比有望降低,但鸡蛋产量由于存栏上升,难有大幅下降。操作上,等待整体养殖板块企稳止跌,鸡蛋现货逐步过度至季节性旺季,或将提振期价反弹,不过受制于产能上升周期,预计高度可能也比较有限。
生鲜软商品板块:本周生鲜果品呈现震荡整理走势。苹果基本面情况来看,消费淡季与早熟苹果高开的博弈拉锯,期价继续窄幅震荡;红枣市场来看,仓单压力与成本支撑博弈继续,期价窄幅震荡。后期来看,宏观面情绪影响比较突出,叠加苹果以及红枣基本面突出因素有限,整体期价或继续区间震荡波动。
本周软商品走势分化,纸浆表现偏强,橡胶表现偏弱,白糖、棉花窄幅震荡,美联储加息预期对市场施压延续。纸浆市场来看,现货偏紧提振市场,期价偏强震荡;橡胶市场来看,宏观施压与季节性供应压力增加,期价继续偏弱波动;白糖市场来看,外盘弱势继续施压国内期价;棉花市场来看,宏观施压与情绪修复拉锯,期价弱势震荡。后期来看,宏观面对于整体市场的利空情绪延续,基本面偏弱的品种白糖、棉花、橡胶等仍面临压力,基本面略强的品种纸浆或继续震荡波动。
重要事项: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源于公开资料,方正中期研究院对信息的准确性及完备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并不构成所述期货合约的买卖出价和征价,投资者据此作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不承担因根据本报告操作而导致的损失,敬请投资者注意可能存在的交易风险。本报告版权仅为方正中期研究院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布,如引用、转载、刊发,须注明出处为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
相关推荐
-
国债期货日度策略20250523
05.23 / 2025
-
股指期货日度策略20250523
05.23 / 2025
-
方正中期有色金属日度策略20250523
05.23 / 2025
-
方正中期养殖油脂产业链日度策略报告20250523
05.23 / 2025
-
方正中期新能源产业链日度策略20250523
05.23 /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