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资讯

美联储加息尘埃落地 欧亚新货币金融体系有望成立 —全球宏观经济与大宗商品市场周报

03.21 / 2022

一、        国内经济解读

国内方面,情况显示12月经济数据表现多超预期,呈现出产出修复、需求大幅回升的局面,和此前PMI等数据表现接近。实际产出带动名义产出增长,但分项差异较大,黑色相关行业出现负增长。需求中消费稳定,春节前后商品消费季节性上升,但服务消费可能受疫情影响,且3月大概率影响放大。投资需求恢复超预期,其中基建和制造业符合季节性,但房地产大超季节性,该回升趋势能否持续值得关注。在稳增长力度不减、财政资金到位等支持下,基建修复在预期之中。制造业投资增长则与外需维持韧性有关,企业融资成本下降也有利于其维持资本开支和制造业投资。周内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1900亿元流动性,但周二续作MLF同时没有调降利率,弱于市场预期。财政部暗示今年不会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中美两国监管机构就在美上市中概股监管保持沟通,预计近期将达成协议,以避免中概股集中退市。国务院金融委召开会议,涉及中概股监管政策、平台经济治理等,强调要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重大政策出台前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总体上看,经济仍在承压下行阶段,但正出现一定改善,暂认为目前仍处于主动去库存阶段。维持二季度是阶段底部、下半年强于上半年的判断。

    风险事件方面,俄乌冲突对市场影响基本结束,俄乌双方谈判进展缓慢,美国落实并增加对俄制裁。中美外交官员展开接触,并且两国元首也将举行会谈。疫情方面,国内已经继续发展,但新毒株带来的症状轻微、影响较小,对经济影响仍集中在服务业等,关注后期是否会调整防疫政策。

二、        全球宏观经济分析

(一)“德尔塔克戎”变异毒株首被证实

202238日法国马赛地中海传染病医疗和教学研究所首次发文宣布发现“德尔塔克戎”变异毒株的存在,并且在315日得到了世卫组织的官方证实。根据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提供的数据显示,丹麦、荷兰、美国、英国等国家已经确认发现了“德尔塔克戎”病例。新型变异新冠病毒是“德尔塔”和“奥密克戎”两大变异毒株的结合体,主干源于“德尔塔”毒株,引起疾病的棘突蛋白来自于“奥米克戎”毒株,所以研究人员将该新型病毒变异体称为“德尔塔克戎”(Deltacron)。

“德尔塔克戎”并未像“奥密克戎”刚发现时引起世界尤其是金融市场的极度恐慌,主要是两方面原因:其一,新变异毒株的发现符合市场预期。主要是因为新冠病毒属于RNA病毒,不同于其它病毒,不断变异就是RNA病毒的特性,并且“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感染人数均数以十亿计,因此演变成新型变异毒株只是时间问题。其二,新型变异病毒被发现后,死亡率依然在下降。318日全球新冠病毒的死亡率是1.3%,相比2020430日的7%下降了5.7个百分点。虽然316-17日全球单日新增确诊人数再度回升至200万例以上,但是依然远低于126日接近400万的峰值,而且这是在多国放宽疫情管控限制情况下的数据。

总体预判“德尔塔克戎”对于未来市场影响相对有限。一方面,“德尔塔克戎”很有可能进一步呈现出“传染性更强,毒性更低”的特性。这比较符合自然规律,因为病毒杀死寄主之后需要立即寻找新寄主,否则就意味着自我毁灭。另一方面,经过两年多的抗争之后,各国政府和医疗团队已经对治疗新冠病例具备了充分的临床经验,并且全球新冠疫苗接种率也在不断提升,有些国家已经在接种加强疫苗。

基于上述判断,各国政府并未在证实“德尔塔克戎”之后关闭国门,反而土耳其、日本、韩国、俄罗斯、英国等国家进一步放宽疫情防疫措施,多国卫生部门更将其视为“大号流感”。近期,对于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程度,总体呈现出“俄乌冲突>全球货币政策收紧>新冠疫情”。待俄乌冲突缓和尤其双方签署和平协议之后,美联储货币政策将是影响全球金融市场最关键的因素。

 

二、美联储加息尘埃落地

美东时间31614:00美联储发布议息会议声明及点阵图。利率方面,宣布加息25BP,将基准利率从0.25%升至0.5%,这是2018年以来美联储首度加息。点阵图显示16位美联储议员均认为今年不止加息一次,并且观点分化更为严重,最低认为年底前将加息至1.4%,最高则认为将达到3.1%,区间范围达到170BP。无论峰值、谷值还是区间范围均比12月议息会议预测的0.4-1.1%高出不少。根据1.9%的中位数来推断,美联储全年共加息7次,意味着3月之后还将加息6次;2023年底利率将达到2.8%,即加息4次;2024年结束此轮加息。资产购买方面,继续维持现有政策,决定将美联储持有的美国国债的所有本金支付在拍卖中展期,并将美联储持有的机构债务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所有本金支付再投资于机构MBS,并且提到了有可能在下次议息会议就开启缩表行动。经济发展方面,提到了“俄乌冲突对美国经济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以及下行压力”。预计今年GDP增速为2.8%,比12月预测值大幅降低1.2个百分点,可见俄乌冲突对于美国经济负面影响之大;2023-2024年增速分别为2.2%2%,长期增速为1.8%,与此前预测相同。就业方面,提到了“最近几个月就业增长势头强势,失业率大幅下降”。预计2022-2024年失业率分别为3.5%3.5%3.6%,长期为4%,与其此前预测几乎相同。通胀方面,提到了“新冠疫情导致的供需错配以及更高的能源价格导致通胀高企,近期的俄乌冲突会导致后期通胀水平继续攀升;不过美联储始终致力于将长远通胀率控制在2%以内”,预计今年PCE与核心PCE增速分别达到4.3%4.1%,相比此前预测提升1.71.4个百分点,同时小幅上调了2023-2024年的通胀水平。




 

随后14:30鲍威尔召开新闻发布会,总基调与FOMC声明相一致,并且更为细化了某些内容。利率方面,持续加息是合适的,如果通胀数据显示需要更快加息,美联储会采取行动,美联储需要尽可能快地使利率回到更加中性的水平,然后如果情况合适会将利率提升至超过中性水平;到今年年底,目标利率将大致处于或高于长期中性利率。并且提到金融环境已经计入加息因素。缩表方面,缩表时机已经到来,最快有望在53日的议息会议开启,并且比上轮缩表速度更快,缩表的作用相当于另一次加息。经济方面,货币政策对通胀和经济的影响有滞后效应,推高利率和缩表会减少对经济活动的支持,将使经济放缓。奥密克戎疫情对经济影响相对短暂,俄乌冲突对经济影响具有更高的不确定性。总体来看,各种迹象表明经济发展依然强劲,2.8%GDP增速仍然是非常强劲的经济预期。就业方面,没有稳定的物价就无法实现就业最大化;相信美联储可以在维持就业市场强劲的同时缓解通胀;目前退休后回到劳动力市场的人不多。通胀方面,能源价格攀升和供应链危机是导致通胀高企的主因,预计美国通胀水平有望在今年年中遇到拐点,下半年回落,明年以更快方式下降。

总体来看,FOMC声明及鲍威尔发言基本符合预期略微偏鹰,市场短暂受影响后就呈现利空出尽的走势;尤其是美国5-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出现倒挂,预示美国经济有衰退风险,市场认为美联储无法执行如此强鹰的加息政策。当日,美元指数在短暂上冲至99.0814之后就转头回落至98.1499,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至2.185%后就直线回调至2.133%;美国现货黄金下浮下调至1925.3美元/盎司后迅速反弹至1940.95美元/盎司,LME铜、铝、铅、锌均在短暂回调后出现反弹。

整体判断,美联储将在5月的议息会议开启缩表,剩余5次议息会议各加息一次,其中一次可能根据通胀和经济发展情况加息50BP,全年合计加息幅度有望达到150-175BP。参考最近一次缩表经验,美联储于201710月开启缩表,20198月结束缩表,美联储资产规模从201710月的4.25万亿美元缩减至3.59万亿美元,缩减幅度达到15.53%。截至202239日,美联储总资产规模达到8.96万亿美元,鉴于鲍威尔表态本次缩表速度将快于上次,因此本轮美联储可能在一年半左右的周期内缩表约1.4万亿美元总资产。

三、欧亚经济联盟和中国计划制定新的货币体系

随着俄乌冲突升级,美国及其盟友227日宣布将俄罗斯多家主要银行剔除SWIFT体系,并且禁止俄罗斯采用美元、欧元、英镑、日元进行贸易结算,这就对俄罗斯正常外贸带来极大的影响。同时,由于中国始终秉持中立态度,美国威胁也将对中国采取相应制裁行动,并且最近数年美国以各种理由对中国多家企业和个人实施制裁措施。中俄及其他多个国家均遭遇和面临美元结算的巨大不确定性。

正是在此背景之下,欧亚经济联盟于315日宣布将和中国制定一个独立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该体系将基于新的国际货币作为参与国本币和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结算。欧亚经济委员会一体化和宏观经济部部长谢尔盖•格拉济耶夫一针见血地指出,“考虑到全球经济放缓和针对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及中国采取的限制性措施而带来的共同挑战和风险,我们各国应在定期专家对话层面和在联合措施及项目方面都加强务实合作。”

欧亚经济联盟成立于2015年,又称欧亚经济委员会,成员国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和亚美尼亚。2021年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三国的GDP总量分别录得177503125682亿美元,同比增长4.7%14.1%2.3%2020年吉尔吉斯斯坦和亚美尼亚GDP分别录得12677亿美元,2021年预计增速达到2.4%6.1%20211-11月,联盟内部相互贸易额达到65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2.4%,较2019年同期增加了17.8%。联盟所有成员国在相互贸易中的出口量均有增加,根据增速依次为哈萨克斯坦(35.3%),俄罗斯(35.2%),吉尔吉斯斯坦(30.4%),亚美尼亚(27.4%),白俄罗斯(24.8%)。 其中,食品和农业原料在增速最为明显。20211-11月亚美尼亚对联盟市场的上述产品供应同比增长29.5%,俄罗斯增长27.3%,吉尔吉斯斯坦增长17.3%


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有着良好的经贸互补,中国主要从欧亚经济联盟进口原材料和粮食,并向欧亚经济体联盟出口轻工业成品。2021年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双边贸易额达到1.19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速达到25.9%,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3%。其中,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达到9426亿人民币;吉尔吉斯斯坦的增速最快,去年达到141%

 

 

由此推算,202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和亚美尼亚六国之间的相互贸易额达到255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65万亿元。一旦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新的货币金融体系,可以一定程度规避西方国家的制裁,降低美元的铸币税,保证经济联盟内部之间的正常贸易往来。从经济体量来看,2021年中国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实际GDP已达到美国的87.4%;其次是俄罗斯位列全球第11位,经济体量仅与中国广东省相当,其他四个国家的GDP总量则更低。从贸易总量来看,2021年中国外贸额达到6.05万亿美元,连续多年蝉联全球首位,是俄罗斯的7.58倍。因此,无论从经济体量和贸易总量,中国都能在该经济联盟中独占鳌头,叠加俄罗斯已经被剔除SWIFT体系后卢布大幅贬值,人民币很有可能成为该经济联盟中最重要的结算币种,即“以人民币为主、其他主权货币为辅”的国际货币结算体系。

截至20221月,人民币在全球货币结算占比为3.2%,位居全球第四,环比增长0.5%,是前十大币种汇总增速最快的。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之间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建成将有利于提升人民币全球占比,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同时还能减少美元、欧元、英镑和美元的结算占比,为人民币早日跃居全球前三大结算货币打下基础。外汇市场也十分看好人民币,315日美元兑人民币收盘于6.3705,日内跌幅0.15%,随后两天继续承压下降,三日内美元兑人民币最大贬值幅度一度达到451BP,直至北京时间317日得益于美联储宣布加息才止跌反弹。



 

三、国内期货市场分析与前瞻

石油化工板块:本周石油化工相关品种大幅波动,主要原因是原油价格本周连续回调至地缘政治紧张发生前价格以后开始企稳大幅反弹,在原油价格大幅波动背景下,与此相关性强的能源品低高硫燃料油,沥青价格均出现类似波动走势,而国内相关化工品种由于各自基本面影响,总体跌幅较小。展望下周认为整个石油化工板块预计依然受原油价格波动影响较大,鉴于以原油为主的能源品种现货高升水局面持续存在,下周能源品种预计在现货高升水带动下可能继续走基差修复行情,并且3.4月份认为全球原油供需市场依然存在较大缺口,原油价格深跌力度有限,预计原油价格维持高位震荡局面,沥青,低高硫燃料油,PTA主要跟随成本端指引,对于聚烯烃品种,在原油价格高位整理前提下,在供给边际减少,疫情影响逐步减弱,下游企业存补库预期背景下,后市价格可能会迎来反弹,乙二醇方面供需预期目前维持宽松平衡,期价锚定原油进行变动,但空间可能会受到弱需求的限制。激进者短期可背靠5000整数关口轻仓试多,短纤方面短纤生产进入亏损状态,装置检修增多,产量将收缩。终端订单匮乏,且疫情影响,短纤需求预计回落。短纤装置检修不断增多,对价格有支撑,成本反弹,需求仍然偏弱,短纤跟随成本震荡,建议做多。对于苯乙烯3月装置检修较集中,供应压力尚好。终端需求恢复缓慢,下游刚需维持,但是疫情或拖累需求。非一体化生产持续亏损,利润压缩空间有限,且不排除新增装置检修。地缘局势仍存在变数,原油反弹。苯乙烯跟随原油反弹,建议短线做多。

煤化工板块:煤化工板块弱稳运行,价格波动幅度有所收窄。上游动力煤表现不活跃,政策调控影响犹存,其他品种均呈现先抑后扬走势。焦煤焦炭高位波动,当前焦煤库存下降,低硫主焦煤种供应偏紧,焦煤期价仍将偏强运行,成本对于焦炭有一定支撑。尿素走势相对坚挺,但保供稳价形势没有重大变化,短期冲击行情下生产企业建议顺价销售或把握逢高卖保机会。甲醇围绕3000关口徘徊,下游市场成本压力较大,盘面持续拉涨缺乏动能,操作上可考虑卖出虚值看涨期权。PVC多空博弈,震荡洗盘,基本面压力不大,操作上可等待回调轻仓试多。纯碱重心持续下探,随着玻璃需求预期企稳,叠加光伏玻璃投产预期升温,纯碱或短期获得支撑。

金融期货板块:本周金融市场波动巨大,周内市场一度出现股、债、商、汇同步下跌的表现,市场信心受挫,资金大规模抛售,金融市场处于极度不稳定状态。随后金稳委专题会议对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问题均做出明确表态,市场悲观情绪明显缓解,股债市场同步反弹。本周公布的国内实体经济数据好于预期,海外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如期加息25BP。金融市场在国内政策利好与海外加息落地的情况下出现快速反弹。国债期货,虽然近期经济数据好于预期,降息预期落空,但当前国内经济仍未走出下行趋势,政策宽松空间仍存,国债长期牛市行情并未结束。操作上,建议交易性资金逢低买入,配置型资金耐心持仓。股指期货,阶段底部已经确立,短线继续关注IC反弹高度,中长线可布局IFIH。期现套利方面,IC远端反套空间约为7%,近月周内极深的贴水曾带来反套机会,但已经结束。价差方面,IH/IC比价和价差继续上升,中长期维持观望。年内来看仍有做多IH/IC比价的机会。股指与ETF期权,波动率回到高位,波动率后期有望维持震荡的走势,中期以做空波动率策略为主,或者卖出远月虚值认购期权。商品期权,继续推荐期货交易配合期权保险策略、备兑策略降低风险。或可采取低成本领口策略,针对库存和持仓进行市值管理,在高波动的市场环境中暂时回避,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期权波动率虽有回落,但仍处于较高位置。中长期投资者可逐步参与做空 Vega 的投资机会。


黑色建材板块:黑色金属整体跌后反弹,wind煤焦钢矿指数本周小幅下跌0.27%,收于873.52。原料走势较强,成材持稳略升,不锈钢价格波动较大,冲高回落,小幅收涨。本周市场受海外及政策影响依然较大,伦敦镍交易逐步恢复,但波动仍高,不锈钢继续受内盘镍带动。钢材需求受疫情影响,表现较弱,1-2月数据好于预期,对其有所提振,同时周内金融稳定委员会召开会议,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对地产表态比较积极,带动市场对钢材需求预期转好。而在冬奥结束后,高炉复产,利多原料需求,煤焦供应问题仍在,价格继续上涨。综合看,政策对市场影响持续,关注疫情影响持续时间,预计煤焦仍较强,钢材受成本带动,不锈钢高位震荡。

有色贵金属板块:【有色金属】美联储周三决定加息25BP,并暗示年内还会进行六次同等幅度的加息。地缘政治局势和能源危机继续冲击欧洲经济和通胀。加息预期兑现,地缘风险变化,美元指数略有回落,有色整体压力有所弱化。只是经济下行压力与海外通胀并存,疫情扰动影响国内需求恢复节奏,有色金属价格走势料会反复。短期宏观风险释放后,铜价存在反弹的动力,但国内消费不及预期限制反弹高度,多单继续持有,止盈73500。进入金三旺季以及沪伦比值大幅下行导致的出口利润增厚,锌国内库存累库节奏开始出现逆转的趋势,不过因多地爆发本土疫情,预计短期锌价在多空交织下震荡为主,考虑到当前局势容易反复,建议多看少动控制风险。目前铝受疫情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运输方面,上游铝厂的原材料供应,以及下游的采购到货都较为缓慢,本周社会库存大幅减少利多盘面,沪铝盘面震荡反弹,可短多参与,需关注地缘政治问题以及疫情的最新发展,04合约上方压力位24000,下方支撑位21000。国内疫情及高锡价导致需求偏弱,锡库存回升,上周国内锡锭库存上涨710吨至4831吨,目前沪锡近远月价差Back程度较1-2月收窄,利空因素在累积,下方支撑位32-32.5万。内外盘倒挂随着镍外盘连续调整,国内盘震荡反复的形式震荡收窄,沪镍在20万上方仍将延续偏强波动。短线交投或观望,注意内盘避免单边重仓,操作宜灵活,月间差较前期平缓,但近月偏紧无法完全证伪,结构仍可能延续back。短期铅价料震荡偏强,但铅市供需矛盾仍不突出,价格缺乏强劲的驱动因素,料以区间震荡为主,上方压力位15800-16000,下方支撑位14900。【贵金属】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落地对贵金属形成利空出尽影响,政治局势明朗或缓和亦利空影响,如果地缘政治没有进一步的趋势出现,贵金属影响因素仍以美联储货币政策为主。后市,地缘政治短期难以出现实质性缓解,美联储政策收紧利空出尽,流动性依然泛滥,高通胀尚未出现实质性转变,贵金属短期消化地缘政治向好迹象和美联储最新进展后维持震荡走强行情。当前依然不建议趋势做空贵金属,仍以逢低做多为操作核心。


饲料养殖板块:本周饲料成本端价格表现整体依旧维持高位,走势略有分化,内盘豆菜粕期货指数周内涨跌幅分别为1.98%-1.63%。连盘玉米期价指数涨1.15% 。双粕主要在于南美如预期大幅减产,美豆表现强势,带动国内双粕坚挺,并且国内双粕库存均位于历史较低值。玉米方面则表现为国内供需收紧,替代品价格较高的因素支撑。双粕及玉米价格预计依旧偏强走势,回调买入为主。本周下游养殖方面走势下跌。上半年商品猪供给充足,低价差下,近月生猪以期货向下回归现货走势为主,四季度猪价有望企稳回升,关注日常报告的能繁、仔猪及商品猪存栏情况。蛋周初出现大幅减仓,近月期价出现下挫,不过鸡蛋现货价格受饲料成本推动,被动上涨,此外,清明节临近全国温度回升,叠加疫情因素带动终端恐慌性补货,整体动物蛋白价格止跌反弹为蛋价带来边际利多。油脂基本面目前呈现强现实,弱预期的格局,预期的转变使得本周棕榈油领跌油脂。近期油脂市场利空云集,预期的变化使得油脂期价的高位难以为继,出现大幅回落。强现实弱预期背景下棕榈油期价维持震荡走弱判断,但需关注地缘政治因素不确定性的影响。本周花生油和花生粕价格继续上涨,短期在压榨厂利润丰厚的背景下花生现货价格预计延续震荡走强,近远月合约价差仍将维持高位,压榨厂榨利丰厚,且国内多地疫情复发,利好以家庭消费为主的小包装油脂消费,花生现货价格预计短期延续偏强运行。

生鲜软商品板块:本周生鲜果品呈现偏弱走势,国内疫情出现反复,尤其是波及到苹果主产区以及红枣主要集散地,阶段性出货压力增加,打压前期多头情绪,给期价带来压力。后期来看,疫情对于市场的干扰延续,短线苹果期价或面临回调,不过苹果低库存支撑仍在,期价回调空间或有限;红枣市场同样面临低库存与成本支撑,期价继续下行空间也将有限。本周软商品多数表现为偏弱波动,棉花相对偏强。纸浆市场来看,供应端扰动继续支撑市场,不过疫情对国内消费产生扰动,期价高位修正;白糖市场来看,国际糖价走弱对国内形成一定拖累;棉花市场来看,成本与消费得博弈加剧,期价区间偏强波动;橡胶市场来看,需求端表现偏弱,依然构成明显压力。后期来看,供应端相对支撑仍在,纸浆期价预期呈现高位震荡;棉花市场成本与消费的博弈延续,期价继续区间震荡;白糖关注3月份得产糖量,期价预期低位震荡;橡胶市场需求端拖累,期价延续弱势波动。


 

 

 

 

 

 

 

 

 

 

重要事项: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源于公开资料,方正中期研究院对信息的准确性及完备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并不构成所述期货合约的买卖出价和征价,投资者据此作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不承担因根据本报告操作而导致的损失,敬请投资者注意可能存在的交易风险。本报告版权仅为方正中期研究院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布,如引用、转载、刊发,须注明出处为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