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资讯

美国通胀创近39年新高促Taper提速 澳大利亚经济转型势在必行

12.13 / 2021 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 王骏 李彦森 史家亮 陈臻

一、 国内经济解读

国内方面,本周消息面变动较多。经济数据显示11月出口增速和边际增量维持平稳,进口有所修复,与近期产出增长恢复有关。但预计后期该表现难以持续,外需和出口仍面临回落风险。11PPI如期回落,CPI继续上涨。蔬菜和猪肉价格推动CPI的同时,油价影响略有下降,服务价格和房租基本持稳。PPI则已经越过高点,预计后期将会持续回落。价格继续自上而下传导,利润短期仍集中在上游,但有向下传导趋势。11月新增贷款和社融基本稳定。表内融资主要是居民中长期贷款明显回升,可能与银行继续增加住房贷款有关。另外政府融资也有所回升,广义社融增速略有加快,信用底初步确立。货币政策方面,央行本周净回笼1800亿元。周一宣布将降准0.5%,约等于释放长期资金1.2万亿元。央行还定向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央行还上调外汇存准率2%9%。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稳经济,支持商品房市场满足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住不炒”,暗示楼市调控仍有望继续放松。总体上看,目前经济仍处于承压之中,短期内风险不低。包括货币政策、房地产调控政策在内的多项宽松措施密集出台,政策底已然确立。未来政策依然易松难紧。信用底初步形成后,宏观流动性压力减小。

2d640ae4b788c911f98b3a74887f652

4bb68bae05033616bc3a6faac00c5c3

风险事件方面,近期变动不大。疫情影响开始消散,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毒株症状轻微,市场预期对经济冲击有限。后期主要仍关注中美政治博弈情况。

二、 全球宏观经济分析

(一)美国通胀创近39年新高 四记组合拳起效尚需时日

由于美国通胀持续高企,拜登政府当前最重要的经济工作就是抗通胀,为此一连使出“四记组合拳”。其一,美联储于11月宣布实施Taper,从源头上遏制流动性,并且提名相对鹰派的鲍威尔连任联储主席;其二,打通供应链痛点问题,降低货运成本,提升进口货柜的疏运效率,增加商品供给量;其三,下调或取消部分中欧商品的关税壁垒,从而降低贸易商的进口成本。其四,释放石油战略储备,并要求其他国家和组织跟进,甚至扬言出台石油出口禁令。高通胀是美国社会当下最棘手的经济和民生问题,关乎美国民众的生活品质,若处理不妥将直接影响拜登的支持率以及民主党2022年中期选举。从最新公布的11CPI指标来看,拜登的“四记组合拳”并未完全起效。

11月美国季调CPI同比增长6.9%,创19827月以来新高;核心CPI同比增长5%,创19916月以来新高。从分项增速来看,最快的依然是能源,同比增幅达到33%,创近16年新高,全球爆发能源危机,引发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其次是交通运输业,同比增幅达到21.1%,美国港口拥堵情况愈演愈烈,舱位紧缺,运价高位盘整,装卸工人和集卡司机等物流劳动力短缺严重,需要更高薪酬才能招到;食品饮料和服装分别同比上涨5.8%5%,美国消费复苏,零售总额从10月触底反弹,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在12月反弹至70.4

客观而言,拜登的一系列措施确实切中通胀的痛点问题,放缓了通胀的边际增速。11月美国CPI与核心CPI环比增速分别录得0.8%0.5%,均低于前值0.9%0.5%,在连涨三个月后首次回落。所有行业的物价环比增速均低于前值,尤其服装、娱乐和教育与通讯行业出现了环比回落。


111CPI分项同比和环比情况

d457bbc533606e33236fb05d2c1886b

数据来源:WIND、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整理


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由于美联储连续20个月实施了QE政策,期间增发的M2季调货币量达到5.72万亿美元,相当于此前8年的发行量。Taper只是降低了收债规模,实际依然在释放流动性,美元流动性泛滥问题依旧十分严重。在全球经济复苏、疫情反复以及冷冬的大背景下,原材料需求旺盛,供需矛盾持续存在;供应链效率低下,美国港口拥堵问题将至少持续至明年上半年。

鉴于通胀连创新高、失业率持续回落、美国经济复苏总体强势,美联储极有可能在1216日的议息会议上宣布加快实施Taper计划,即将每月150亿美元的递减缩购规模提升至250-300亿美元,于明年3-4月提前结束第5QE,并在明年年中开启加息。

总体而言,各项政策起效尚需时日,想要缓解通胀压力,需要让“子弹再飞一会”。


(二)今年澳大利亚经济温和回暖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剔除价格因素,今年前三季度澳大利亚季调GDP同比增长4.8%。澳大利亚是资源出口大国,得益于今年大宗商品价格飙升,澳大利亚的贸易顺差大幅扩大,澳元对美元急速升值。不过,联合国气候大会在11月召开,明确了各国减碳时间表,各国必须逐步减少对于化石能源的依赖,莫里森政府宣布于2050年实现碳中和,这对于澳大利亚远期经济增长是一个较大利空。

(一)经济复苏被疫情打断

今年前三季度,澳大利亚的季调实际GDP录得1.53万亿澳元,同比增长4.8%。具体到各个季度,前三季度同比增幅分别为1.4%9.5%3.9%;环比增幅分别为1.8%0.7%-1.9%。从去年三季度起,已经连续4个季度出现环比正增长,但也出现环比增速连续4个季度回落,尤其今年三季度环比萎缩。由此可以看出,同比增幅转正主要是因为去年基数较低所致,环比增幅下降说明澳大利亚经济复苏正在不断放缓。澳大利亚第三季度经济出现环比下降与封锁措施有关。6月起澳大利亚疫情复燃,随后政府采取限制措施,71日将近半数地区陷入封锁之中,直到8月才逐步解除禁令,随后疫情再度反弹,1014日单日新增确诊人数达到2090例,创该国历史。




澳大利亚是消费驱动型国家,消费占GDP比重达73.8%。剔除价格因素,今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达到1.13万亿澳元,同比增长5.2%,是推动今年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今年1-10月,零售消费额达到3353亿澳元,同比增长16.5%,其中6-8月环比萎缩,是导致三季度GDP环比下降至关重要的原因。

10月下旬疫情一度好转,澳大利亚政府随即放松多项封锁和限制措施,劳动工时和居民消费出现回升,10月季调劳动参与率和零售消费分别环比增长0.13%4.9%11月制造业PMI和服务业PSI分别录得54.847.6,创近4个月最高。但是,11月下旬新型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席卷全球,澳大利亚确诊人数回升,政府被迫推迟放宽边境计划。不过,总体来看,澳大利亚GDP能在四季度止跌反弹,并且环比和同比均能实现正增长,澳大利亚不会在今年出现经济衰退。


(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助贸易顺差扩大澳元升值

今年1-10月,澳大利亚外贸额大幅扩大,尤其出口方面。其中,进口总额录得3213.2亿澳元,同比增长7%;出口总额录得4285.2亿澳元,同比增长19%,贸易顺差达到1072亿澳元,同比增长79.3%。由于贸易顺差扩大以及长期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澳元大幅升值,前十个月澳元兑美元均值达到0.7589,同比升值11.2%。按美元计价,澳大利亚贸易1-10月顺差同比增速达到88.2%,全年有望达到970亿美元。




澳大利亚是资源出口大国,主要出口五大类商品。其中,铁矿石、煤炭、天然气、铜矿石等在内的矿产品占比达66.2%,珠宝首饰类的贵金属及其制品占比达6.12%,植物类产品占4.92%,动物类产品占4.51%,贱金属及其制品占3.65%。由此可见,矿产品是澳大利亚出口的第一大支柱,今年前11个月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量为7.4亿吨,同比下降11.2%,但由于铁矿石价格暴涨——普氏62%铁矿价格指数均值同比提升49.8%,大幅弥补了出口量的下滑。此外,澳大利亚纽卡斯尔/肯布拉港动力煤现货FOB均价同比提升同比提升128%,涨幅远超铁矿。澳大利亚以生产优质羊毛和羊肉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但当前用“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来形容更为贴切。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依然是澳大利亚铁矿石的第一大买家,占澳洲出口量的83.2%,相比去年下降1.4个百分点。


(三)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11月上旬,联合国气候大国在哥本哈根召开。大会进一步阐明了减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各国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表。此前一直持反对意见的澳大利亚政府终于顶不住全球舆论的压力,正式宣布将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大多数欧美国家将在2040-205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和印度两大制造业大国将在2060年和2070年实现碳中和。

澳大利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从短期来看,大宗商品需求和价格受到全球宏观经济、大国政治关系、疫情等各方面影响,不确定因素较多。从长远来看,随着各制造业大国确立了碳中和时间表,必将停产或减产高污染产业,大力推进新能源建设的步伐,逐步减少对于化石能源的依赖。虽然新能源实现完全接棒尚需时日,但是全球减碳已是大势所趋,澳大利亚当前的经济发展严重依赖资源出口,必须要在未来30-40年左右实现经济的转型发展。


三、国内期货市场分析与前瞻

石油化工板块:本周,石油化工板块涨多跌少。其中,高硫燃油(+8.08%)、INE原油(+6.75%)、低硫燃料油(+4.59%)涨幅居前;塑料(-1.39%)、乙二醇(-0.81%)跌幅居前。整体来看,本周石油化工板块反弹主要是因为最上游原料原油价格大幅反弹,其首先带动上游能源系品种上涨,而中游化工品涨幅还与自身供需预期有关,其中供需预期由累库转为去库的品种如PTA+4.12%)在化工品中表现较为亮眼,而供需预期偏弱的品种如塑料、乙二醇等价格整体表现下跌。展望后市,我们认为成本端原油价格近期为前期利空出尽后的反弹,并未反转,其缺乏持续上涨动能,中期趋势已转弱,后续存回落风险,后续或将施压石油化工板块。而化工品种,塑料、乙二醇等品种目前供需预期仍较差,在成本下跌预期下,建议关注远端05合约滚动抛空机会。

煤化工板块:随着交割月临近,市场资金逐步移仓,煤化工部分品种主力合约换月至05合约,远月合约均窄幅贴水,目前甲醇和尿素期货主力合约仍是01。煤化工板块中除了纯碱,基本维持震荡走势,阶段性筑底。纯碱期货向下突破,并且周内触及跌停。当前市场缺乏方向指引,煤化工表现僵持,波动幅度收窄。后期来看:【动力煤】基本面偏空,市场消息较多,在高昂的保证金及手续费的情况下,不建议投机客户参与,保值客户可以待企稳后分批买入保值入场,05合约下方支撑位在630-670之间。【焦煤】国内供应稳中有增,而焦化企业开工率偏低,需求偏弱,焦煤整体库存开始增加,短期焦煤向上驱动趋势减弱,期价将面临回调。【焦炭】在焦化企业利润偏低的情况下,焦企挺价意愿较强,短期下行空间有限,目前期价维持底部宽幅震荡,操作上建议观望。【甲醇】甲醇期价继续整理运行,01合约关注2580-2600附近支撑,05合约关注下方2400-2450附近支撑。【PVC】需求端走弱,业者操作谨慎,PVC期货在缺乏利好题材下维持震荡走势,05合约或反复测试8000关口支撑。【纯碱】生产企业库存连续十周累积,库存水平及库存增加幅度都在考验产业链上下游的承接力度,厂家挺价难度加大,05合约2600元以上新的卖保头寸继续持有。【尿素】下游观望需求集中释放阶段性推升盘面,但近月仍受到高库存的影响,谨防追高。

金融期货板块:本周国内系列经济数据与政策兑现,11PPI如期回落,CPI继续上涨。PPI已经过高点,后期将持续回落。11月新增贷款和社融基本稳定。货币政策方面,周一宣布降降准0.5%,约等于释放1.2万亿元长期资金。央行还定向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并上调外汇存准率2%。为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央行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由现行的7%提高到9%。周内政治局会议强调稳经济,支持商品房市场满足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住不炒,暗示楼市调控可能放松。总体上看,目前经济仍处于承压之中,政策对冲力度提升。国内政策底已确立,未来易松难紧。国债方面,当前利率债仍具有显著的配置价值,操作上仍建议以多头思路逢低买入,配置型资金继续耐心持仓。股指方面,上证指数周K线大幅上涨,主要技术指标全面上升,短线即将挑战3715点上方的密集压力区,暂时仍可看多,能否突破这一位置需要关注。股指期权,波动率略有回升,波动率后期有望维持震荡偏强的走势,中期以做多波动率策略为主,或者卖出远月认沽期权。商品期权,标的波动加大短线仍可关注Gamma策略。方向性投资者则建议构建价差策略,防范Vega风险。中长期则可把握做空Vega的投资机会。

4a05126472e7f3e8d3d6a1c2675a34d

黑色建材板块:黑色商品波动收窄,煤焦钢矿指数小幅下跌。其中钢材、铁矿石、焦炭偏强,焦煤、动力煤、铁合金、不锈钢较弱。本周政治局会议释放稳增长信号,市场对黑色需求预期进一步转好,带动商品反弹,但现货进入淡季,压力逐步加大,钢厂复产预期反复,炉料受此影响低位反弹后再次走弱。钢厂利润回落,整体维持高位。成材估值略高,短期有一定压力,继续走强仍需关注中观数据改善情况。玻璃回调或将持续,或再度考验成本线。不锈钢跌速可能放缓,现货调降是否停止是行情重心止跌关键,空单可止盈。

有色贵金属板块:【有色金属】本周有色冲高回落,反复波动。中国央行全面降准和政治局强调将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推动下,市场乐观情绪回暖,但随着海外疫情变化,措施再度升级,以及美国CPI数据、12FOMC等重要事件即将临近,避险情绪再度升温,美元指数偏强运行,有色承压。国际市场有色金属现货高升水格局仍继续在一些品种中存在,有色金属表现略偏强,但分化改善已经出现。市场观望情绪浓重,预计在风险事件落地之前(12FOMC会议),铜市难见明显单边行情,不过在基本面强势和成本推动下,未来铜价仍保持乐观态度,短期建议期货观望,期权考虑买入波动率的策略。当前锌价仍低于欧洲冶炼成本下方,后市不排除当地炼厂进一步减产的可能性。考虑到下周风险事件较为集中,建议前期多头先获利退场,期权可以考虑买入波动率的策略。镍库存偏低,青山高冰镍投产,还有其它湿法及火法新产能已释放或将释放信息出现,而需求端短期表现欠佳,不锈钢持续下跌,负向反馈延续,预期波动区间料在140000-149000元之间。市场分歧明显,锡价高位料高波动,建议暂时观望,等待深跌后的买入机会。长期来看,锡矿新增项目稀少,在产矿山品味下降,而新能源汽车与光伏板块消费旺盛,需求强劲,锡市呈现供弱需强局面,锡价料维持高位运行状态。由于成本端煤炭价格稳中有降,自身基本面矛盾较少,预计铝价还将延续窄幅震荡,主力合约运行区间在18000-20000。期权方面,由于目前波动率较高,比较适合卖权操作。可以考虑卖出深度虚值的低位看跌涨期权,以赚取额外权利金收益,即卖出01合约行权价18000的看跌期权。铅价仍未突破宽幅震荡区间,但有走强迹象,预计后续震荡上行,第一压力位15500,第二压力位16000。【贵金属】鲍威尔鹰派转向引发货币政策加速收紧预期令贵金属价格出现回落,非洲变异病毒的蔓延拖累白银;然该进展基本被市场所消化,流动性依然泛滥,美欧英等央行仍维持低利率政策,高通胀尚未出现实质性转变,并且变异毒株蔓延增加避险需求,贵金属企稳后仍会偏上行。当前情况下,仍不建议趋势做空贵金属,风险偏好者,黄金仍可做多,白银受病毒和工业需求拖累,可择机继续逢低做多。短期,黄金跌破1780美元/盎司,下方核心支撑为17581833为第一阻力位,1868美元/盎司为第二阻力位;沪金下方支撑位为365/克,若跌破则会下探至360-262附近,上方第一压力位为378/克,若突破则会继续上探第二压力位383/克,短期企稳逢低做多为主。白银受疫情导致的工业需求弱势拖累,跌破22美元/盎司(4700/千克)整数关口,下方支撑位调整为21.4美元/盎司(4600/千克),对于风险偏好者,22美元/盎司下方是买入机会;上方阻力位为23.320日均线(5000/千克)。短期受突发变异病毒拖累,仍建议企稳逢低做多。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为美国11月通胀数据。

1c7754d6b7d21a86f1f53d3bed393df

油脂油料板块:本周国内油脂油料版块走势有所分化,油粕比价开始从高位出现回落。造成油脂和蛋白走势分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本周油脂利空消息的频发,一是美国EPA下调了生物柴油的强制掺混用量,从而对国际豆油价格造成下行;二是马来12MPOB报告库存高于市场预期,棕榈油价格的下滑拉动了整个油脂板块的下行。考虑到明年南美大豆和全球棕榈油的增产,植物油价格中长期走势预期转向下行。但短期内国内供需依旧偏紧,原油价格走势坚挺,国内植物油价格难以出现立即的反转,国内油粕价格走势受到了做空油粕比交易的影响。可以考虑买入菜粕,卖出豆油的套利交易。

生鲜软商品板块:本周生鲜品多数呈现下跌走势,弱势排序为鸡蛋、红枣、生猪、苹果。鸡蛋市场来看,1月合约处于春节备货尾声,存在价值分歧,拖累期价;红枣市场来看,消费表现不及预期削弱减产支撑,期价高位回落;生猪市场来看,季节性消费旺季进入尾声,现货价格回落带动期货价格回落;苹果市场来看,延续库存量偏低与消费表现一般的博弈,期价呈现高位震荡。整体来看,在产蛋鸡存栏低位对鸡蛋的支撑仍在,期价进入支撑区间;红枣以及生猪市场的持续利多不足,期价面临弱势调整;苹果市场分歧仍不明朗,期价或继续高位震荡。本周软商品多数呈现下跌走势,弱势排序为白糖、橡胶、棉花、纸浆。白糖市场来看,季节性供应旺季继续压制期价,期价高位回落;橡胶市场来看,主产国天气改善,叠加消费表现偏弱拖累市场,期价继续弱势回落;棉花市场来看,需求端继续偏弱运行继续压制期价;纸浆市场来看,供应端扰动仍在,近月期价下方仍有支撑。后期来看,白糖在供应压力下,或继续回落走势;橡胶市场需求端支撑有限,或继续对期价形成压制;棉花市场依然面临成本与消费的博弈,期价或延续高位震荡走势;纸浆期价在供应端的提振下继续反弹走势。

e8b3b637d3655ad7a27c93196b39546






重要事项: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源于公开资料,方正中期研究院对信息的准确性及完备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并不构成所述期货合约的买卖出价和征价,投资者据此作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不承担因根据本报告操作而导致的损失,敬请投资者注意可能存在的交易风险。本报告版权仅为方正中期研究院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布,如引用、转载、刊发,须注明出处为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