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资讯

【生猪】生猪期货上市以来首次涨停,反弹还是反转?

10.14 / 2021

摘要:近日生猪现货价格连日上涨,受现货市场看涨情绪带动,盘面企稳走强。全国气温骤降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下游对白条的消费需求,同时前期肥猪存栏去化导致目前大肥出现暂时性短缺,肥标价差明显走阔,在肥猪价格的带动下标猪价格同步上涨。不过目前来看现货价格暂时缺乏持续大幅上涨的动能,但短期内极端低价也难再次出现,预计后期震荡反弹为主。

盘面经过连续数个交易日下跌后,伴随空头主力大幅减仓获利离场,推动生猪主力触底反弹。但需要注意的是,短时肥猪短缺并不意味着猪周期已经出现反转。当下仍然是产能释放期,除非养殖端出现大面积屠杀仔猪的行为,则明年一季度前商品猪供给压力仍然较大。在生猪整体仍然处于熊市基调的背景下,需要根据10-11月现货价格的走势和母猪产能去化的幅度动态的评估明年猪价出现拐点的时间与高度。如果目前盘面给出的价格是合理的,对于明年一致性的看涨预期下,行业母猪淘汰的步伐与速度可能再次放缓,这将对于远月构成利空。操作上,建议关注近期现货价格上涨的持续性,短期现货挺价情绪支撑盘面,空单暂时离场或保留一定底仓观望,中长期逢高布空的观点不变,产业客户后期等待时机进场进行卖保布局。

风险提示:行业去产能幅度超预期、11月生猪现货继续大幅上涨

正文

一、行情回顾

国庆节期间,生猪现货在跌破10/公斤的冰点后,逐渐开始止跌企稳。节后现货价格延续反弹态势,截止至1011日,全国外三元生猪现货价格为10.93/公斤,较节前上涨了约0.47/公斤,涨幅4.5%。猪价超跌使得现货端盼涨情绪日益强烈,全国气温骤降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下游对白条的消费需求,同时前期肥猪存栏去化导致目前大肥出现暂时性短缺,肥标价差明显走阔,在肥猪价格的带动下标猪价格同步上涨。期货市场方面,在经过连续数个交易日下跌后,空头主力大幅减仓获利离场,推动生猪主力触底反弹。其次,第二轮猪肉收储的持续周期及收储力度预期加强,多省市宣布加大猪肉储备力度,进一步提振了市场情绪。在现货价格上涨预期的进一步加持下,昨日生猪主力出现上市以来的首次涨停行情,收高于15000/吨一线,主力合约基差自-2000/吨大幅走阔至-4000/吨。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N4WxmSgKxJ2Yqpjjf8J0YuEibCkfcRWRVTAhpfXc1c60tgUVuQGpdibtIv77E635XUx7QuoAWEl1AibH3Lj2rRd4Q/640?wx_fmt=png


二、基本面分析


我们认为此次期现共振上涨的主因有三点。(1从生猪各阶段体重的存出栏结构来看,在行业的悲观情绪发酵下,三季度养殖端出栏速度明显加快,虽然少数散养户手中仍有肥猪压栏,但整体上前期二次育肥积压的肥猪存栏已经基本去化。当大猪占比居高位时往往会加速猪价的下行压力,而当大猪出栏降低至极低水平时,猪价往往趋于反弹,在反弹持续一段时间后,受养殖利润的驱动,养殖端抄底二次育肥现象再次增加,从而放大远期的供应压力,如此周而复始。涌益数据显示,截止至9月底,样本内大猪存栏量环比下降1.04%,存栏占比34.2%,环比下降0.6个百分点;大猪出栏占比仅7.12%,环比上月下降2.7个百分点,存出栏两方面数据表明当前肥猪已经处于相对紧俏的状态。体现在肥标价差持续走阔,局部地区最高已经达到1/公斤。若二次育肥大面积启动,不排除标猪价格短期有继续上涨的空间。

2)从出栏数量上来看,9月规模养殖场出栏计划前置造成了10月生猪供应短暂收紧。上月,规模集团看跌后市而将10月的出栏计划部分提前至出栏,造成了10月供应端存在阶段性紧缺。且南方肥白条需求随气温下降增长,北方肥猪向南外调量增加,而在肥猪存栏整体偏低的情况下,推动北方肥猪价格迅速拉涨。

3)从政策角度来看,国家收储力度加码进一步提振了市场的乐观情绪。本月,我国开展本年度第四批中央储备猪肉收储,1010日商务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收储3万吨中央储备猪肉,并布局存储在12个省份。在此前的专题报告里我们提到过,不同于玉米、白糖等相对易于储存的农产品,猪肉储备本身规模极小,对基本面的影响实际上非常有限,其最主要的意义是稳定市场价格,防止其进一步下跌。我们认为不应当直接将猪肉收储作为价格拐点的信号,因为过去历次收储的时间点都集中在三、四季度猪价季节性上涨的时间节点,把收储作为推动猪价反弹的主因,逻辑上其实很难成立。并且从长周期的角度来看,收储也并未扭转猪周期下行的整体趋势。即使如此,此轮收储也达到了这一政策最主要的目的,预计前期的极端低价短期内很难再次出现。

那么,此轮猪价上涨究竟是反弹还是反转?我们认为,周期拐点尚未到来,或者说我们更倾向于认为当下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肥猪供应偏紧以及9月养殖端部分出栏计划前置是支撑目前现货价格上涨的最直接原因,当然,在长期价格低迷的环境下,养殖端盼涨心切也是一大重要心理因素。然而立足中长期的角度来看,生猪供需形势并没有发生颠覆性的改变。生猪产能释放存在惯性,人为的扭转供应节奏只能依靠行业主动去产能(包括母猪和仔猪两方面的提前淘汰)。一方面,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国内能繁母猪存栏增速的拐点出现在今年6月,这也使得行业已经开始对于明年下半年猪价上涨出现一致性预期。考虑到2021年生猪出栏体重整体仍然偏高(目前年度均值约为128.6公斤,而2018年出栏年均重约115.4公斤/头,增幅约11.4%),且二元母猪替换的过程中,种群PSY水平也有所恢复,均能对一定幅度的母猪产能折损起到对冲作用。另一方面,涌益数据显示,截止至9月底,90公斤以下的小猪存栏量环比继续增长1.46%,存栏占比达到38.5%,环比增长0.3个百分点,而小猪出栏占比却维持下滑态势。从数据上来看,产能仍然维持正增长的趋势,且行业还没有出现大面积因亏损严重主动屠宰新生仔猪或是体重不达标提前出栏的情况。若没有经历深度去产能,现在便去判断猪价的拐点和高度为时尚早。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N4WxmSgKxJ2Yqpjjf8J0YuEibCkfcRWRVnIRTlqlEwohreVLoqKus56MQj5ia38pJraezUoNmaQNx5jibhBErjqVw/640?wx_fmt=png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N4WxmSgKxJ2Yqpjjf8J0YuEibCkfcRWRVaVKD56iaN1otXtxJIY5MfxQWiclD0KJ4icYvQZHgKiaZKIwQNgJIQuVd2A/640?wx_fmt=png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N4WxmSgKxJ2Yqpjjf8J0YuEibCkfcRWRV7c2T9mORsNHvWhqFgWq9JIr3rEM0KMXo4JJLOIOvZoUEwsKGZWU1Jw/640?wx_fmt=png

三、操作建议


盘面经过连续数个交易日下跌后,伴随空头主力大幅减仓获利离场,推动生猪主力触底反弹。但需要注意的是,短时肥猪短缺并不意味着猪周期已经出现反转。当下仍然是产能释放期,除非养殖端出现大面积屠杀仔猪的行为,则明年一季度前商品猪供给压力仍然较大。在生猪整体仍然处于熊市基调的背景下,需要根据 10-11月现货价格的走势和母猪产能去化的幅度动态的评估明年猪价出现拐点的时间与高度。如果目前盘面给出的价格是合理的,对于明年一致性的看涨预期下,行业母猪淘汰的步伐与速度可能再次放缓,这将对于远月构成利空。操作上,建议关注近期现货价格上涨的持续性,短期现货挺价情绪支撑盘面,空单暂时离场或保留一定底仓观望,中长期逢高布空的观点不变,产业客户后期可择机进场进行卖保布局。





免责声明: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源于公开资料,仅作参考之用。方正中期研究院力求准确可靠,但对于信息的准确性及完备性不作任何保证,不管在何种情况下,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或需要,不能当作购买或出售报告中所提及的商品的依据。本报告版权仅为方正中期研究院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布,如引用、转载、刊发,须注明出处为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